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52篇
  免费   41篇
公路运输   602篇
综合类   1092篇
水路运输   1026篇
铁路运输   462篇
综合运输   41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47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349篇
  2017年   305篇
  2016年   266篇
  2015年   40篇
  2014年   67篇
  2013年   102篇
  2012年   174篇
  2011年   316篇
  2010年   356篇
  2009年   202篇
  2008年   294篇
  2007年   273篇
  2006年   149篇
  2005年   153篇
  2004年   77篇
  2003年   85篇
  2002年   60篇
  2001年   48篇
  2000年   52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Fixed-rail metro (or ‘subway’) infrastructure is generally unable to provide access to all parts of the city grid. Consequently, feeder bus lines are an integral component of urban mass transit systems. While passengers prefer a seamless transfer between these two distinct transportation services, each service’s operations are subject to a different set of factors that contribute to metro-bus transfer delay. Previous attempts to understand transfer delay were limited by the availability of tools to measure the time and cost associated with passengers’ transfer experience. This paper uses data from smart card systems, an emerging technology that automatically collects passenger trip data, to understand transfer delay. The primary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is to use smart card data to derive a reproducible methodology that isolates high priority transfer points between the metro system and its feeder-bus systems. The paper outlines a methodology to identify transfer transactions in the smart card dataset, estimate bus headways without the aid of geographic location information, estimate three components of the total transfer time (walking time, waiting time, and delay time), and isolate high-priority transfer pairs. The paper uses smart card data from Nanjing, China as a case study. The results isolate eight high priority metro-bus transfer pairs in the Nanjing metro system and finally, offers several targeted measures to improve transfer efficiency.  相似文献   
102.
傅蜀燕 《交通科技》2012,(4):130-132
以灵敏度分析理论为基础,将模糊数学综合评判理论应用于多学科优化设计变量的选择与评价。以某集装箱船为例,在建立了包含静力学、模态分析和动力学的多学科优化时设计变量选择的模糊评判数学模型之后,综合考虑了应力、位移、固有频率、速度和加速度等参数对设计变量的影响。分析表明,该方法简便易行、结果可靠。  相似文献   
103.
全球化背景下,东日本大地震重创全球汽车工业,包括中国自主品牌在内的全球汽车企业生产计划与销售业绩均受到负面影响.通过分析东日本大地震对全球汽车工业与中国汽车工业的影响,指出当前中国汽车产业链体系中存在的不足与问题,提出必须认清并顺应汽车工业全球化发展的趋势,树立打造具备国际竞争力的汽车全产业链理念,实现汽车强国梦想.  相似文献   
104.
欧洲经济委员会于2007年颁布了汽车加速行驶车外噪声试验新方法并计划将其发展为ECE R51/03系列。通过对验证试验结果的分析发现,部分装备手动变速器的商用车,由于发动机转速及传动系速比特性无法达到新方法中规定的目标条件,从而无法选择合适的试验挡位。为此,结合GB 1495—2002中对类似情况的处理方式及ECE R51/03系列法规的宗旨,提出了对相应条款进行修订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5.
考虑轮胎空气耦合传热的轮胎温度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目前在轮胎温度场有限元分析中对流换热系数计算方法泛化能力不强的问题,提出了利用CFD方法分析轮胎与空气耦合传热来确定对流换热系数的方法。以12.00R20全钢载重子午线轮胎为研究对象,采用耦合传热方法,对旋转轮胎处于静止空气域时的各种工况进行仿真得到对流换热系数,并应用于轮胎温度场有限元分析中。通过对有限元仿真结果和试验结果的对比,说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6.
为进一步提高安全带佩戴率,针对目前安全带佩戴提示系统存在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灰度积分投影的安全带佩带识别方法.该方法在对采集到的乘员图像进行预处理得到灰度分配较为均匀图像的基础上,采用全局阚值分割法对图像进行阈值分割得到二值化图,再对二值化图像分别进行垂直和水平灰度积分投影,结合安全带几何特征的先验知识,得到安全带特征点的位置坐标,从而达到安全带佩戴识别的目的.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识别乘员安全带佩戴状况,具有较高的适用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107.
阐述了汽车线束中大截面导线的加工工艺,包括大截面导线的包装、下线操作、剥头操作、端子压接、辅助以及总装等工艺操作内容。  相似文献   
108.
傅达旺 《时代汽车》2021,(2):158-159
零部件用钢将成为汽车先进装备制造业发展的主流趋势,故而需扩大其应用空间.在此之上,本文简要分析了零部件用钢的标准,并通过推广高品质齿轮钢技术、开拓汽车零部件用钢市场、打造先进装备钢制造平台、精准分析汽车钢产业前景等要点,以此促进我国汽车先进装备制造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9.
随着汽车技术的快速发展,汽车的舒适性、安全性、智能化程度不断提升,导致车载功能电器不断增多,为提高车载各功能电器的可靠性,连接各功能电器的汽车线束多采用集成式设计,将发动机线束、机舱线束、仪表线束、车身线束及其它功能线束集合设计成一条线束;直接导致集成式线束的导线数量、单根导线长度大幅增加,线束的可制造性大幅降低,装配过程控制也愈加困难。为解决集成式线束生产制造及过程控制的难点和问题,我公司在现有HMES系统的基础上,设计和开发了适合集成式大型汽车线束流水线装配管理模块。本文将以HMES装配模块的开发设计和应用方案,与各位共同探讨和交流。  相似文献   
110.
针对车辆半主动悬架系统的整车协调控制,通过悬架动力学模型分析了耦合量的影响,提出了一种主从控制方法.基于自行研制的并联常通孔式磁流变减振器和控制系统开展了实车道路试验.在越野路行驶时,驾驶员坐垫处的加权加速度降低了13.8%~42.6%,车身俯仰角速度降低了21.1%~53.7%;蛇行试验中车身侧倾角速度、角度分别平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