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865篇
  免费   1062篇
公路运输   4363篇
综合类   4677篇
水路运输   3813篇
铁路运输   2640篇
综合运输   434篇
  2024年   66篇
  2023年   128篇
  2022年   602篇
  2021年   731篇
  2020年   519篇
  2019年   329篇
  2018年   291篇
  2017年   281篇
  2016年   296篇
  2015年   607篇
  2014年   784篇
  2013年   920篇
  2012年   1106篇
  2011年   1229篇
  2010年   1299篇
  2009年   1202篇
  2008年   1106篇
  2007年   1176篇
  2006年   1125篇
  2005年   858篇
  2004年   390篇
  2003年   220篇
  2002年   153篇
  2001年   223篇
  2000年   182篇
  1999年   45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961.
详细介绍了利用现代设计方法对某一现代轿车发动机的各主要零部件进行设计与计算的过程 ,其中包括一维非定常流动有限体积法的热力工作过程模拟、运动学与动力学计算、曲线平衡性能计算、轴系扭转振动计算 ,并对各计算结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62.
喷油器的改进对球型燃烧室柴油机排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减小喷油器针阀、弹簧座和弹簧等运动件的质量 ,达到减小喷油器运动惯量的目的 ;通过减小压力室直径 ,达到减小压力室容积的目的。最后将带有新设计的低惯量小压力室喷油器的柴油机进行排放性能测试 ,结果表明柴油机排放得到了改善 ,从而证实了这种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63.
介绍了国内首次研制成功的Al质整体式无接触热阻散热器翅片管传热元件的结构与特点 ,对整体式无接触热阻散热器与管带式散热器进行了对比试验 ,并对试验所得的传热与阻力进行了分析。试验结果表明 ,无接触热阻散热器传热性能和可靠性优于管带式散热器 ,且体积小 ,质量轻 ,工序少 ,是目前车用管带式散热器理想的替代产品  相似文献   
964.
叠梁拱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士金 《公路》2002,(12):1-6
在分析汴京虹桥的基础上,将叠梁拱桥扩充到钢筋混凝土结构和钢管结构,并结合实例进一步对单孔叠梁拱桥的构造、设计、计算和施工作了研究。  相似文献   
965.
针对WBC-200型设备的砂石料和水泥采用容积式计算方式,靠改变料斗开展及调速电机转速的方式来改变料的配比,计量精度低,控制精度无法保证,影响成品料质量的稳定性,且水泥浪费现象严重的情况,对其进行改造,通过将砂石料和水泥的容积式计量改为重量计量,提高二者的计量精度以及增加计算机自动控制方式,以保证要求的控制精度。  相似文献   
966.
分析了QD1212驱动端盖结构特点,压铸件模具结构及设计方案,该模具滑坡部分的设计经过多次修改后更修合理,铸件易于脱模。  相似文献   
967.
介绍了齿轮快速设计CAD系统的组成及软件实现,并用实例说明,本系统能快速、高效地进行齿轮设计。  相似文献   
968.
发动机新型电控系统的故障诊断的研究与开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上海交通大学内燃机研究所研制的汽油机新型电控系统中的故障诊断部分的硬件组成及软件实现 ,包括CONTINUE诊断、KOEO诊断、ER诊断、OUTPUT诊断及喷油平衡诊断等 ,给出了程序总的流程图 ,详细介绍了故障诊断的原理、故障代码的输出及处理等。试验证明 ,此故障诊断能检测出发动机电控系统中的常见故障  相似文献   
969.
采用流动显形法对典型增压柴油机气缸盖进行水流分布试验 ,得到冷却水在缸盖中的二维流场。并对不合理的设计进行改进 ,既减小阻力又加大了流量并且提高了流速 ,使缸盖得以充分冷却。  相似文献   
970.
真空-堆载联合预压加固高速公路软基效果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真空-堆载联合预压方法加固软基的机理,并结合工程实例对其加固效果进行比较分析,证实该方法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新一代高速公路软基加固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