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16篇
  免费   158篇
公路运输   463篇
综合类   527篇
水路运输   476篇
铁路运输   276篇
综合运输   32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74篇
  2021年   100篇
  2020年   71篇
  2019年   43篇
  2018年   45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41篇
  2015年   74篇
  2014年   115篇
  2013年   98篇
  2012年   134篇
  2011年   113篇
  2010年   149篇
  2009年   119篇
  2008年   124篇
  2007年   131篇
  2006年   99篇
  2005年   93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 毫秒
31.
针对金属电弧增材制造过程热循环在线控制困难,导致成形组织不均、力学性能低下的问题,以辙叉用贝氏体钢为成形材料,研究了不同整体后热处理工艺对其电弧增材制造试样组织及性能的影响,并对热处理工艺进行了优化.研究结果表明:去应力退火后的电弧增材制造试样力学性能较差,且存在各向异性,经290 ℃等温淬火与280 ℃回火处理后,试样微观组织由回火索氏体转变为下贝氏体+回火马氏体,抗拉强度提升39%,屈服强度提升61%,断后延伸率提升29%,冲击韧性提升17%,硬度提升20%,且各向异性特征大大缓解,材料组织趋于均匀.   相似文献   
32.
针对高速列车的轻量化设计需求,分析了内轴颈高铁车轴独特的内支承结构与承载特点,建立了内轴颈高铁车轴受力状态和结构强度理论分析模型,提出了内轴颈高铁车轴设计极限载荷和疲劳强度的解析计算方法;在此基础上,制定了基于理论分析、有限元方法和车辆系统动力学的内轴颈高铁车轴结构设计方法,并以17 t轴重的内轴颈高铁车轴为例开展了应用研究;基于内轴颈高铁车轴受力状态的理论分析结果,确定了车轴的临界安全截面和详细尺寸方案;建立了内轴颈高铁车轴的有限元模型,评估并校核了车轴的疲劳强度;建立了轴箱内置式高速动车的刚-柔耦合系统动力学仿真分析模型,验证了车辆的动力学性能和车轴的动荷载。分析结果表明:17 t轴重的新型内轴颈高铁车轴的质量为273.6 kg,比同轴重传统外轴颈高铁车轴的质量低约30%;内轴颈高铁车轴各截面疲劳强度的安全系数均大于1.66,临界安全截面转移至轴颈与轮座之间的卸荷槽及轴颈与轴身之间的过渡圆弧区域;采用内轴颈车轴的高速动车能够以350 km·h-1的速度稳定通过半径为5.5 km的曲线线路,主要动力学性能指标优良;在选定曲线通过工况下车轴所承受的动载荷均能被设计极限载荷包络,据此开展的车轴结构设计和强度分析是稳健的。可见,内轴颈高铁车轴在实现高速列车轻量化设计方面有显著的技术优势,且高速适应性较好,在高速列车领域的发展和应用潜力巨大。  相似文献   
33.
动车组运用计划的编制通常需要综合考虑运输安全、效率及成本等多方面因素,其编制质量及编制效率对高速铁路运营有重要影响.为了快速获得高质量动车组运用计划,以降低综合运营成本和总空驶里程等为优化目标,建立了基于列车车次的可改编动车组运用优化混合整数线性规划模型,并设计了一个迭代逼近算法框架.该算法框架将整个问题分解为主问题和...  相似文献   
34.
针对基于非线性MPC接触方法的螺栓强度可靠性分析耗时长,效率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节点耦合技术和响应面法的螺栓强度可靠性分析方法.以某地铁司机室座椅连接螺栓为研究对象,首先根据节点耦合技术模拟接触行为建立其有限元模型并进行强度分析;其次将分析结果与螺栓强度的接触非线性分析结果进行对比;最后,参数化座椅连接螺栓节点耦合模型,对设计变量进行中心复合设计,拟合螺栓强度的多项式响应面函数,根据应力-强度干涉理论建立极限状态函数,采用拉丁超立方抽样方法对螺栓强度进行可靠性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可以采用节点耦合技术模拟接触行为,同时,该可靠性分析方法能在极大程度上节省螺栓强度可靠性分析所用的时间.  相似文献   
35.
目前,我国轨道交通一体化发展处于起步阶段,各制式轨道交通之间相对独立,轨道交通一体化程度较低.本文立足于我国轨道交通一体化现状,从政策、法律、规划等方面对国外轨道交通发展经验进行了总结,并对其借鉴意义进行了分析.同时分析了我国城市群轨道交通发展情况,发现我国轨道交通一体化存在法律体系不完善、运营主体不统一等问题.最后针...  相似文献   
36.
本文综述了船舶避碰系统领域中智能化研究的现状,主要介绍了模糊控制、神经网络、专家系统等智能方法在避碰系统中的应用以及现有的避碰设施和系统的构成。  相似文献   
37.
张远  尹川莉 《交通标准化》2005,(11):100-102
物流企业走管理创新之路,既要务实,全面把握物流企业存在的历史和现实问题,又要敢于大胆创新.借鉴国内外成功企业的先进管理经验,并结合公司未来发展战略,形成集知识性、前瞻性为一体的发展规划,使管理创新取得突破性的进展。  相似文献   
38.
进行施工工艺全过程监理的重要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工程实践,从对质量监理的特点分析入手,详细论述了施工工艺全过程监理的概念、程序、作用等,对施工监理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39.
以湖北城际铁路为例,通过比照区间运行速度、参考我国高级动车的技术配置合理选择车型,并优化原交路,最终对原、现两种方案的成本效益对比分析,实证表明,该方案有助于减少动车购置成本,降低亏损,并简化原有运输组织工作.  相似文献   
40.
根据船、机、桨关系, 以船舶动力装置的能量传递为基础, 基于MATLAB/Simulink仿真平台建立了主机能效模型。以某内河旅游船舶为研究对象, 根据船体与主机参数, 利用回归多项式法得到螺旋桨敞水特性曲线。在船舶上安装了油耗仪等传感器, 采集了主机瞬时油耗、船舶对地航速、对水航速等数据, 并计算了主机的实际能效。针对实船采集数据, 分析了航道水流速度的分布特征。基于仿真模型, 计算了船舶在不同航道水流速度与对水航速下的主机能效, 比较分析了实测数据与仿真结果, 并对模型进行了验证。验证结果表明: 航道水流速度偏度为-0.033, 总体服从正态分布; 船舶实际主机能效与对水航速之间不是一一对应关系, 而是相关系数为0.824的散点分布; 船舶主机能效模型能够精确地表征船舶在航行过程中的主机能效水平及其变化规律, 误差不大于1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