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16篇
  免费   157篇
公路运输   474篇
综合类   552篇
水路运输   507篇
铁路运输   307篇
综合运输   33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75篇
  2021年   100篇
  2020年   68篇
  2019年   41篇
  2018年   43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36篇
  2015年   74篇
  2014年   119篇
  2013年   112篇
  2012年   141篇
  2011年   127篇
  2010年   162篇
  2009年   128篇
  2008年   132篇
  2007年   142篇
  2006年   114篇
  2005年   110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21.
高速列车在上下坡时,如果速度变化过于剧烈,则会影响平均行车速度,同时会因频繁的加速和减速而造成运营费用的增加.列车的速度变化又与列车运行工况以及坡度和坡长有关.因此,分别在不同坡度上,对高速列车在不同运行工况下,速度变化与坡度和坡长的关系进行研究,对于高速铁路坡度和坡长的选取有着重要的意义.以CRH2-300和CRH3型电动车组为例,通过分析两种电动车组的牵引和制动性能,分别对两种电动车组在不同的坡度上,牵引、惰行、制动等不同的运行工况下,速度随坡长的变化情况进行了计算,从而为在综合考虑工程量和运营费用时,不同的地形条件下,高速铁路坡度和坡长的选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2.
研究目的:高速铁路站场设计标准与常规铁路站场有很大区别,站场岔后曲线应满足较高的列车通过速度,以满足站场接发列车能力.本文采用车线动力分析方法研究高速铁路站场岔后曲线插入段和缓和曲线长度对行车动力性能的影响规律,探讨站场岔后曲线参数合理取值,为高速铁路站场设计参数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论:根据舒适度条件,给出了不同通过速度条件下岔后曲线半径与超高匹配关系,以及不同岔后曲线半径条件下缓和曲线长度取值;对岔后曲线插入段和缓和曲线长度优化研究表明:通过岔后曲线夹直线长度应尽量避免取夹直线上车辆第一周期峰值衰减距离与定距之和,对于1200 m曲线,其夹直线不宜选取30 m;岔后缓和曲线长度超过50 m时,对车辆舒适性的改善不再明显.  相似文献   
23.
文章首先对HXD1型机车辅助开关柜SKS3模块接线脱落的故障类别和故障原因从人、机、料、法、环、测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排除非主要因素,然后通过DOE的方法找出几个影响辅助开关柜SKS3模块接线脱落的重要因子。通过质量改进,标准化生产加工工序,以减少以后生产中SKS3模块接线脱落。  相似文献   
24.
多轴专用车底盘轴荷估算方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在理论计算和实践经验的基础上,论述和介绍了多轴(三轴及三轴以上)专用汽车底盘方案设计阶段轴荷估算的方法.  相似文献   
25.
尹万建 《汽车电器》2004,(1):24-27,31
微机控制点火系的种类有3种,然而根据其结构设计不同又可以把点火系统分为6种,其检修方法各有不同,本文重点介绍点火系统的具体检测维修方法。  相似文献   
26.
箱形梁桥横隔板的作用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大型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对庐铜高速公路段某混凝土箱形梁桥进行计算,对比分析箱梁桥在跨间设置与不设横隔板情况下的箱梁横截面正应力、抗扭刚度、以及截面变形等因素的变化,分析结果显示加设横隔板后,箱梁受力有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27.
交叉口单点公共汽车交通优先控制方法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开发ITS背景下的公共汽车交通优先控制方法是从根本上改善公交车辆运行情况的需要。满足车辆固有的行驶时刻表是实施公交优先通行申请的重要依据,在本文控制策略中运用绿灯时间延长和相位提前激活两种方法,在兼顾其它车辆运行情况的前提下,给予晚点公交车优先的通行信号。论文最后以厦门市湖滨南路实际交通流量为依托,运用交通仿真方法验证了优先控制策略的实际效果。  相似文献   
28.
29.
分析了国内外城市轨道交通车辆产品标准体系的现状,重点介绍了城市轨道交通车辆产品标准体系的总体要求、结构搭建、产品标准的制修订,以及标准的实施和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30.
基于三维非定常可压缩雷诺时均N-S方程与k-ε两方程湍流模型,采用滑移网格方法,对400 km/h速度等级下不同编组长度(3车编组,8车编组,16车编组)列车于各自最不利长度隧道的等速交会工况进行模拟.对比数值计算与动模型试验结果,两者同一测点压力峰峰值相差不超过3.6%,验证了数值计算的可靠性.研究结果表明:列车表面压力峰峰值由头车至尾车呈下降趋势;随着编组长度由3车增加到16车,列车表面最大压力峰峰值由12.05 kPa增加到15.18 kPa;隧道壁面最大压力峰峰值由14.73 kPa增加至19.19 kP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