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41篇
  免费   363篇
公路运输   1366篇
综合类   1787篇
水路运输   1466篇
铁路运输   835篇
综合运输   150篇
  2024年   23篇
  2023年   51篇
  2022年   218篇
  2021年   278篇
  2020年   180篇
  2019年   142篇
  2018年   98篇
  2017年   116篇
  2016年   78篇
  2015年   195篇
  2014年   251篇
  2013年   353篇
  2012年   364篇
  2011年   451篇
  2010年   402篇
  2009年   412篇
  2008年   398篇
  2007年   434篇
  2006年   429篇
  2005年   287篇
  2004年   144篇
  2003年   78篇
  2002年   58篇
  2001年   71篇
  2000年   60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1.
焊接残余应力对焊接构件疲劳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焊接残余应力对焊接结构疲劳性能的影响是人们广泛关注的问题,由于影响因素复杂,因此,人们对焊接残余应力的影响产生了不同疑虑,也有了不同的评价.有的认为用平均应力来衡量焊接残余应力的影响,有的则用断裂力学中的手段来衡量,但它们都有着一些不可忽视的缺点.本文通过分析焊件焊缝处焊接残余应力,求出外载下焊缝上每一点的疲劳周次、焊件的寿命,从而避免了平均应力观点中平均应力的取值问题,应用比较方便.  相似文献   
312.
高速公路早期病害与防治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虞文景 《公路交通科技》2000,17(6):10-14,36
结合工程实践,对高速公路路基沉降、桥头跳车、路面水损害等早期病害原因作了分析,对防治措施提出了探讨意见。  相似文献   
313.
分析了在非预应力磨削及预拉应力磨削条件下工件表层残余应力的分布情况.首先应用非线性瞬态有限元法计算了工件在移动热源作用下的温度场;然后应用热弹塑性有限单元法计算了工件在热作用和磨削力耦合作用下的残余应力分布.计算结果表明预拉应力磨削能有效降低工件表层残余拉应力甚至可将残余拉应力转换为残余压应力,并分析了预应力磨削的作用机理.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314.
围绕测试场地建设、基础设施、测试能力、服务配套等方面,综合分析国内测试示范区发展现状及水平,归纳其面临的突出和共性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强测试示范区统筹协调、加快标准制定、推进测试结果互认和数据共享、建立交流沟通机制等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315.
结构可靠性优化设计的遗传算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本文针对结构可靠性优化设计问题的特点与计算上的难点,提出遗传算法,文中比较详细地比较了遗传算法的理论基础,遗传算子及工作过程,并对参数选择及其对收敛的影响作了探讨,最后以两个可靠性优化问题作了算例,验证了遗传算法解决此类问题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16.
本文就坡口上的氧化铁皮对CO_2半自动陶质衬垫单面焊气孔倾向的影响进行了试验研究,利用X射线检测、OM、SEM、EDX和XRD等方法对焊道进行了宏观及徽观分析。结果表明,氧化铁皮主要由Fe_3O_4、Fe_2O_3和FeO组成,并参与反应生成CO气体;打底层焊缝中形成大量夹杂物易于气泡的形核;陶质衬垫的保温作用使打底层焊道上部先于底部结晶,气泡不易逸出而形成气孔。本文还探讨了防止气孔产生的措施。  相似文献   
317.
合肥某大楼深基坑的围护,用极限平衡法分析,在施工过程中边坡始终是稳定的;对影响基坑边坡稳定的因素敏感性进行分析表明,土的抗剪强度、锚杆-土层间的粘聚力和摩擦角、锚杆孔的孔径等是影响边坡稳定性的最敏感因素,尤其以土的内摩擦角和锚杆-土层间摩擦角的影响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318.
余定军 《水运工程》2008,(6):157-160
重庆云万高速公路彭溪河特大桥是单向纵坡为2.1%的双塔双索面斜拉桥.为了克服解除临时固结的水平力及提高桥梁结构的抗震能力,在主梁与中塔柱之间安装了液体粘滞阻尼器.结合工程实例,介绍液体粘滞阻尼器在单坡斜拉桥施工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319.
何怀平  余自力 《公路工程》2008,33(4):125-128
通过对路面平整度指数IRI随时间发展规律及其特点的分析与研究,得出平整度的发展基本经历了先慢后快再慢的过程,基于3种“S”型增长曲线模型,提出一种预测路面平整度发展规律的变权重组合预测方法,并建立了变权重组合“S”型增长模型,从而可根据有限的实测平整度观测数据预测路面平整度的发展过程。工程实例分析结果表明,使用该模型,其预测曲线与实测数据曲线基本吻合,可用于路面平整度的预测,为解决我国平整度模型预测精度不高提供一种有效而实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320.
喻彪  李妍文  徐良杰 《交通科技》2021,(2):88-93,113
分离式立交是解决城市拥堵的有效手段,但立交桥地面层的平面交叉口设计仍缺乏足够重视,现有的组织方式、控制方案无法有效应对立交桥下特有的交通环境。文中分析立交地面层交叉口特有的交通环境,提出一体化组织方法及信号控制模型,运用VISSIM仿真软件分析评价一体化组织方法的适用范围,为实践中可否采用一体化组织方法的决策提供参考。并以武汉市二环线—解放大道交叉口为实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与常规的交叉口组织方案相比,一体化组织方案通行能力更大,延误显著降低,服务水平有效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