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15篇
  免费   311篇
公路运输   2482篇
综合类   2533篇
水路运输   2351篇
铁路运输   1632篇
综合运输   328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34篇
  2022年   204篇
  2021年   341篇
  2020年   259篇
  2019年   107篇
  2018年   116篇
  2017年   122篇
  2016年   182篇
  2015年   286篇
  2014年   417篇
  2013年   534篇
  2012年   557篇
  2011年   701篇
  2010年   680篇
  2009年   771篇
  2008年   709篇
  2007年   811篇
  2006年   805篇
  2005年   521篇
  2004年   176篇
  2003年   140篇
  2002年   99篇
  2001年   157篇
  2000年   139篇
  1999年   81篇
  1998年   60篇
  1997年   41篇
  1996年   58篇
  1995年   44篇
  1994年   44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32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0 毫秒
171.
本文采用水热法制备了一系列的二氧化锰粉末状晶体。探索了反应温度、氧化剂浓度、压力等因素对二氧化锰晶型、结晶度与形貌的影响及其内在联系。结果表明反应温度、氧化剂浓度、压力对二氧化锰晶型均有影响,氧化剂浓度对其晶型影响尤为明显。温度对形貌影响较为明显。在晶型相同情况下,二氧化锰结晶度正相关于其形貌规整度。  相似文献   
172.
173.
为了总结面向智能车辆的现役道路设施行驶适应性,即现役道路基础设施承载智能车辆行驶的适宜程度,阐述自主智能驾驶定义与驾驶自动化等级分类,在此基础上剖析不同等级间的人机功能差异,并分别从感知层、感知-决策层、决策-控制层探讨与道路设计要素相关联的人机功能差异,通过归纳总结智能车辆与道路几何要素、路面性能及其他道路要素(如道路标线)的相互作用机制研究,从道路工程角度及其他道路要素方面回顾该领域的研究现状,指出存在的问题和未来发展方向。研究结果表明:相比传统车辆,配置高等级自动驾驶系统的智能车辆对现役道路设施行驶适应性最高,主动安全系统次之,而驾驶辅助及有条件自动驾驶系统适应性不足。而目前研究主要问题包括:难以归纳、标定不同驾驶自动化等级间的人机功能差异及其对于道路设计参数的需求设计值;测试道路场景条件过于理想,考虑的驾驶自动化等级单一,试验规模和样本有限;道路几何、路面性能以及道路标志、标线等道路要素与智能车辆间的相互作用机制研究不足,缺乏与不同道路场景相匹配的智能车辆驾驶特征数据的获取手段。因此建议:重视并推动与道路设计要素相关联的关键人机功能差异指标信息共享;联合高保真且可交互的道路场景、高精度感知传感器物理模型、车辆动力学模型及微观交通流模型,利用测试场景自动化生成、极限工况场景搜寻与泛化等技术开展智能驾驶虚拟测试,突破现有研究的深度和广度;探索反映不同等级智能车辆的道路行驶适应性特征指标与评价标准,精准、有效地评估预测复杂道路场景及不利道路条件下的行驶适应性。  相似文献   
174.
分析了电阻点焊原理,对相同的点焊搭接方式,分别采用3种工况进行焊接试验。3种工况分别采用相同焊接参数对搭接接触面涂导电密封胶和不涂导电密封胶的试件进行焊接;优化焊接参数后,对搭接接触面涂导电密封胶的试验件进行焊接。对3种工况下完成的焊接试件进行拉伸力检测试验、金相熔核尺寸检测和缺陷检测试验,对熔核直径、拉伸力、熔核内部缺陷的试验结果进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导电密封胶对电阻点焊的焊接性能存在影响;通过适当优化焊接参数,可以提高涂导电密封胶试件的焊接性能,焊接质量能够满足产品焊接要求。  相似文献   
175.
用Labview开发涉及支持文件读写的应用程序时,常会出现调试正常而可执行文件运行时找不到支持文件路径的错误。基于一简单示例,分析了产生此问题的原因并提供了解决问题的思路。  相似文献   
176.
汽车综合性能测试仪VGQT测试分析结果表明,货车在主制动气瓶压力不同时,各轴制动气室所能达到的最大压力也不相同[1],除此之外,本试验中N类载货汽车0型制动试验表明,主气瓶气压不同时,各轴气室制动压力变化曲线以及有效最大减速度MFDD也不相同。载货汽车绝大部分是用于长途运输,尤其是N2、N3类载货汽车,由于其满载质量大,长途运输中制动效能对于行驶安全性有着很大的影响,尤其在我国西南部山道纵横,长时间上下坡很容易造成制动器的热衰退,这是引起交通事故的主要诱因之一[2,3]。本文以实际试验结果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主气瓶在不同压力下各轴制动气室压力的变化以及0型制动试验中制动气压曲线的变化和有效最大减速度的变化,这对于行驶安全性和燃油经济性都有一定的意义,进而对排放和环境造成影响。  相似文献   
177.
对高速三体船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阐述了高速三体船的应用前景,归纳评述了有关的研究成果和尚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关于这种新船型的若干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78.
为研究悬挂状态的霍尔锚在水中移动时的阻力,在船模拖曳水池中进行了模型试验.以拖车运行速度模拟锚移动速度,并采用一套简易装置测试出锚的阻力.试验结果表明,锚阻力大小与移动速度的平方成正比.通过回归分析给出了锚阻力的经验公式,可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9.
论述了应用Autonomie软件对基于IEDS(传动集成式电驱动系统)系统的插电式气、电混合城市客车的仿真,并对其动力性、经济性、排放性及电池管理控制进行了分析。仿真结果表明融合先进技术的气、电混合城市客车不但满足其城市公交运行要求,而且相比于传统天然气汽车节气率达22.4%,具有较高的能源利用率及较低的污染物排放。  相似文献   
180.
泥浆悬浮砂粒能力分层测定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成  陆杨  寇伟  陆雨婷 《隧道建设》2017,37(9):1097-1104
为实现泥浆悬浮砂粒能力的量化分析,提出一种分层测定方法,选取12%、15%和18%3种质量分数的试验泥浆,通过自行设计的分层取样装置进行试验研究,获取不同泥浆质量分数、沉降时间和砂粒粒径条件下的10个深度分段的砂粒质量分布,分析各参数影响下的砂粒沉降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该分层测定方法可较好地获取不同深度分段的砂粒质量,弥补现有测定方法只能获取底层砂粒沉降质量的不足;2)试验所采用的3种质量分数的泥浆对0.1 mm以上粒径的砂粒悬浮能力均较差。根据砂粒沉降曲线分布特征,提出一种用于判别泥浆悬浮砂粒能力的方法,即砂粒沉降曲线越平缓,各层质量差异性越小,底层质量无明显拐点,不同沉降时间曲线越紧密,则泥浆悬浮砂粒能力越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