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3篇
  免费   39篇
公路运输   209篇
综合类   120篇
水路运输   116篇
铁路运输   134篇
综合运输   1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41篇
  2011年   41篇
  2010年   53篇
  2009年   45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52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5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71.
372.
373.
马坤明  刘志刚  李庆  戚晓明  李旭 《中国造船》2012,53(Z1):132-135
穿越航道的海底管道面临着诸多风险,尤其是船舶落锚和拖锚将给其带来严峻的考验。采用的管道保护方法为堆石覆盖保护法。针对堆石保护设计的关键技术,包括堆石层的尺寸设计、管沟边坡稳定性设计、回填石块的粒径级配设计等内容进行了研究和探讨,并就如何进行优化设计提出了一些建议。研究成果在保证管道安全性和经济性方面意义明显,同时还将为今后的工程设计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374.
375.
幸福河是生态文明指引下,未来江河治理的新目标和新要求。现从人与河流的社会和自然关系角度进一步梳理,提出幸福河四大宏观评价指标体系,对幸福河目标按防洪安全、优质水资源、健康水生态、宜居水环境进行分解,强调在水系统思维下通过九水共治实现幸福河。接着,以广西邕江综合整治与开发利用工程为例,该项目通过“护岸空间-生态空间-公共空间”立体架构实现安全保障;通过生态本底保护性设计实现健康生态;通过丰富景观构筑、活动空间整合,活动功能植入和夜景亮化,实现惠民宜居通达;通过多样化的文化场地和大型雕塑表达文化传承,最终实现了“幸福河”目标。  相似文献   
376.
针对海岸滩涂风电场风机吊装要求,对风机吊装平台方案进行了设计,设计时考虑了作业位置、吊臂方向、风机部件的存放、辅助器具的放置等,同时对平台模块进行了结构设计,并利用有限元软件ANSYS对吊装平台结构以及连接装置进行了计算机仿真分析,论证了技术方案的可行性,为我国大规模进行海岸滩涂风电场建设提供了一种关键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377.
张志刚  林巍  刘晓东  王勇  刘洪洲 《隧道建设》2015,35(11):1188-1193
沉管隧道的回填防护根据功能需求,在纵向上可按照普通段、航道段及近陆域段3个分区进行防护。近陆域段防护需要考虑的影响因素多,且安全风险高,是沉管隧道工程防护设计的重点。以正在建设的港珠澳跨海通道工程中海底沉管隧道近人工岛陆域段的回填防护为研究对象,针对近陆域段采用柔性与刚性2种防护方案进行研究比选,提出适合项目特点的护坦潜堤式柔性防护方案,并详细分析了柔性防护方案的设计细节,通过防撞、防锚及稳定性方面的计算分析以及工程实践,证明这种防护方式是科学合理的。  相似文献   
378.
河口大桥主跨360m,为我国地震烈度8度及以上地震区域跨度最大的斜拉桥,设置液体黏滞阻尼器,对于半漂浮体系的斜拉桥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消能减震装置。本文介绍了河口大桥液体黏滞阻尼器的设置形式,重点对比分析了阻尼系数C和速度指数α两参数不同情况下结构关键部位的变形和内力效应,并优化了液体黏滞阻尼器的相关参数。计算成果表明,通过对液体黏滞阻尼器阻尼参数的优化,可使地震作用下结构的相对位移和地震力有效降低,并使桥梁的抗震安全性提高。  相似文献   
379.
我国液体化学品船船队发展趋势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世界液体化学品船船队的现状进行总结,分析其年轻化、大型化的发展趋势,简要介绍我国液体化学品船船队现状,并提出整合码头配套设施、提高船舶在港效率、组建液体化学品船船队、打造液体化学品运输精品航线等我国液体化学品船运输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380.
刘春  贺志刚  陆启宏 《隧道建设》2019,39(Z1):398-403
目前国内外连拱隧道大多采用中导洞法施工,而对无中导洞施工研究相对较少,缺少相关工程经验,且未对无导洞法施工技术优缺点和适用范围做深入而系统的研究。本文研究的上长坪隧道为分离式隧道过渡到连拱隧道,因其与大桥衔接过渡,设计的中隔墙厚度不等厚,采用复合式薄直中墙,其结构设计新颖,在设计无法做变更及4个月完成504 m的工期要求下,为实施高难度操作的设计方案,采用竖直型钢喷射混凝土结构及斜向支撑成功解决了中墙二次衬砌浇筑的难题,其竖直型钢喷混结构浇筑在左右洞二次衬砌之间作为中隔墙的结构部分,成功开创了复合式薄中墙设计施工新工艺。同时,此工法有效解决了防水漏水问题及成本控制问题,为无中导洞施工方法增加了新的工艺类型,提供了Ⅳ级围岩隧道无中导洞施工新型案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