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26篇
  免费   139篇
公路运输   724篇
综合类   802篇
水路运输   648篇
铁路运输   595篇
综合运输   96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82篇
  2021年   118篇
  2020年   81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34篇
  2016年   42篇
  2015年   102篇
  2014年   135篇
  2013年   176篇
  2012年   202篇
  2011年   249篇
  2010年   213篇
  2009年   212篇
  2008年   225篇
  2007年   208篇
  2006年   216篇
  2005年   206篇
  2004年   68篇
  2003年   40篇
  2002年   35篇
  2001年   37篇
  2000年   37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封伟  郭强  樊泽 《城市道桥与防洪》2023,(8):266-269,274
我国桥梁设计规范中对极端荷载组合系数没有明确的规定,在以结构可靠度为基础的概率极限状态设计法中,由于公路桥梁各种作用比较多且大多随时间变化的范围比较大,各种作用的组合也比较复杂,所以必须选择合理的概率模型才能保证计算出真实合理的结构可靠度。通过查阅文献并结合WIM系统统计的车辆数据分析,建立了公路桥梁永久荷载及其效应概率分布模型;基于Matlab软件,在汽车车重总体服从多峰分布的基础上对实测数据进行训练拟合,建立了汽车荷载效应的概率模型并确定了汽车荷载分级加载方式,为公路桥梁可靠度研究和求解极端荷载组合系数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2.
隧道路面表面抗滑性能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杨学良  杨良  杨群  郭忠印  丁志勇  罗强 《公路》2003,(12):136-140
采用手工铺砂法和摆式仪对贵州、云南等省的隧道路面抗滑性能进行了现场实测,调查的结果表明,隧道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抗滑耐久性较差,使隧道交通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分析了隧道内部特有环境对隧道路面抗滑性能的影响,并针对隧道路面类型的选择,提出了恢复隧道路面抗滑力的措施。  相似文献   
43.
水泥稳定废旧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试验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通过系统的室内试验对水泥稳定废旧沥青混合料的物理力学特性进行了分析评定,内容包括无侧限抗压强度、抗压回弹模量、劈裂强度以及耐久性等;初步确定了原材料评价方法,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原材料性质对再生混合料路用技术性能的影响。本文所提出的材料设计参数及相关研究成果,可以供设计、生产和制定规范时参考。  相似文献   
44.
大跨径混凝土桥梁施工挠度监测数据采集的自动化方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龙方超  高淑照  陈强 《公路》2004,(2):46-49
针对大跨径预应力混凝土桥梁施工挠度监测中数据采集工作量大的特点。提出了利用PC-E500电子记簿采集外业数据。利用Delphi语言编程将数据导入Excel表格并从Excel表格中提取数据的自动化方案。  相似文献   
45.
主动悬架系统对汽车侧翻稳定性改善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余强  马建 《中国公路学报》2005,18(3):114-117
针对被动悬架系统侧翻稳定性比较差的问题,提出采用主动悬架系统的方法进行改善。通过汽车侧倾运动状态分析,建立了被动悬架系统、主动悬架系统和控制系统模型。模拟分析得到主动悬架系统使得汽车在弯道行驶时的侧倾角有效值下降了92.8%,侧倾角加速度有效值下降了78.2%,侧翻因子有效值下降了92.6%。结果表明:利用主动悬架系统可以有效地降低汽车非直线行驶时的侧倾角以及侧倾角加速度,提高汽车的侧翻稳定性,是提高汽车非直线行驶状态下安全性的一个合理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46.
采用动三轴试验研究了全风化花岗岩的动强度和动模量,分析了动强度和动模量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47.
重庆菜园长江大桥立交工程包括菜园坝立交和苏家坝立交,本文着重介绍在众多制约因素的前提下,2个立交工程的设计特点和设计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48.
目前,学者在智能网联交通领域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宏观的技术进展综述和微观某一特定问题分析,但对智能网联交通系统各组成元素之间相互影响作用关系的数学分析尚有欠缺.首先,将智能网联交通系统分为三层,分析智能网联交通中各子系统间的动态影响作用关系,以及子系统状态波动在横向和纵向上的影响,提出智能网联交通系统稳定性影响评价指标体系;其次,根据模型的协同联动思想,提出基于车速推荐思想的智能网联交叉口人、车、路、管控协同联动流程;最后,通过仿真模拟T型交叉口的人、车通行对该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模型能很好地适应并说明智能网联交通系统在协同联动作用下提高交通流的顺畅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49.
钢棒加强式轨枕道床的纵横向阻力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井国庆  王新雨  周强  姚力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21,56(6):1192-1196, 1213
为了探究钢棒加强式轨枕的纵横向阻力机理、分担以及钢棒插入深度和砟肩宽度的影响规律,为川藏铁路长大坡道韧性和稳定性增强提供新方法,通过进行一系列纵横向阻力试验得到了钢棒加强式轨枕纵横向阻力的总体特性和分担情况;通过改变钢棒插入深度和砟肩宽度探究了两者对钢棒加强式轨枕纵横向阻力的影响规律. 结果表明:与普通轨枕相比,钢棒加强式轨枕的纵横向阻力都有提高,当砟肩宽度为500 mm,堆高为0,钢棒插入深度为400 mm时,钢棒加强式轨枕纵横向阻力比肩宽为500 mm、堆高为150 mm条件下普通轨枕分别高39.2%和53.7%,枕底部分横向阻力分担比普通轨枕提升8%,纵向阻力提升26%;钢棒插入深度对道床阻力影响较大,在砟肩宽度为500 mm、堆高为0 时,插入深度由100 mm变至400 mm,相较于普通轨枕肩宽为500 mm、堆高为150 mm的工况,纵向阻力增幅由5.1%变至39.2%,横向阻力增幅由6.1%变至53.7%;砟肩宽度变化时,纵向阻力变化较小,横向阻力变化较大.   相似文献   
50.
在铺设公路路面沥青时,常会运用振荡压实技术,该技术不但能降低压实材料的渗透率,而且还能解决沥青混合物的氧化难题.所以,振荡压实技术目前已被广泛应用到我国公路路面铺设工程中.文章将以具体实例为基础,探究振荡压实技术在铺设沥青工程的应用方式,以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