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0篇
  免费   16篇
公路运输   53篇
综合类   70篇
水路运输   44篇
铁路运输   34篇
综合运输   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现代有轨电车在国内外迅猛发展,由于其低地板设计,三位置转换开关箱只能安装在车顶.目前常用的是手动操作转换开关箱,存在操作维护不便,有安全隐患等缺点.文中设计了一种电控三位置转换开关装置及控制电路,首次将其应用于低地板现代有轨电车,在司机室通过旋钮开关或按钮便可实现远程电动转换功能,极大地提升了操作便利及安全性.  相似文献   
62.
随着现代建筑工程规模越来越大,项目程度越来越复杂,对于建筑现场的管控也越来越重要,而建筑工人是建筑工程的实施主体,因此对于建筑工人的管理效率也就直接影响到建设项目的进程与实际效果。目前,建设项目的现场管理主要依靠管理人员人为地进行检查与询问管理,但是施工现场人员流动性大,管理人员的精力有限,基于此,通过高科技手段,建立高效、智能化的管理系统,对提升管理者管理效率、提高建设工程的推进速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3.
阐述了虚拟制造技术的内涵,介绍了金属带式CVT虚拟制造的主要研究内容,并对金属带式CVT虚拟制造的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金属带式CVT虚拟制造的关键技术包括虚拟现实技术、虚拟现实建模技术、虚拟仿真技术、信息管理技术及可制造性评价等。  相似文献   
64.
较详细阐述了高架桥连续刚构箱梁满堂支架的稳定性计算的方法和施工控制。  相似文献   
65.
交通流实时预测的混沌时间序列模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城市交通流普遍存在的混沌特性,介绍了一种改进的加权一阶局域预测模型,并将其应用于交通流实时预测中。为了进一步提高算法的精度与速度,对最优邻域的点数进行动态选择,通过改进,使之成为一种鲁棒性强、预测精度高的实时预测算法,并能有效地用于短时交通流的预测问题中。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完全满足实时交通流预测的需要,为交通信号智能控制和交通流诱导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66.
动态分段是一种新的线性特征的动态分析、显示和绘图技术,极大地提高了GIS中线性要素的处理能力,然而,传统动态分段技术在处理具有时态性线性数据时却存在明显的不足。在对传统动态分段技术及其基本要素的探讨和研究的基础上,根据线性特征要素的类型分类,分别给出了顾及时间维的动态分段的数学表达;最后提出了利用时间-线路量度值图(TTD)空间描述时态动态分段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67.
苏通大桥辅桥箱梁节段水化热效应的仿真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结合实际工程,分析了大体积混凝土水化热是使其表面产生裂缝的主要原因之一。采用三维瞬态温度场理论,利用有限元程序ANSYS对苏通大桥连续刚构墩顶现浇块的水化热效应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了箱梁水化热温度场和应力场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水化热引起的温度应力使底板内外表面受拉,混凝土内部受压,这样的温度应力是自平衡的。水化热效应引起的早期温度应力是不容忽视的,提出了控制水化热温度及温度应力的合理建议,有一定的工程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8.
拓宽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板纵向断裂成因机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301国道阿城(刘秀屯)至亚布力段和同三公路哈尔滨至方正段的多处水泥混凝土路面板纵向断裂试验研究,分析了拓宽旧路面各结构层,如垫层对基层及基层对板体不均匀支承的分布规律和成因特征,并据此建立模型,应用有限元方法对不同车辆荷载作用下板体内最大弯拉应力进行求解。计算结果表明,水泥混凝土路面板下基层的近条带状不均匀支承是造成水泥混凝土路面板纵向断裂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69.
高寒地区砖混结构的建筑物外墙饰面砖常因温度变化而产生脱落。在对脱落的原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 ,提出了在设计和施工中应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70.
臧戈  王硕  熊炳旭  穆建树  姜福洪 《船舶》2021,32(4):43-48
内转塔是浮式生产储油卸油装置(FPSO)的常用系泊方案和核心部分,其通风系统需要重点关注.目前少数国外公司掌握内转塔的大部分技术和专利,长期对国内进行技术封锁.该文较详细地提出一种FPSO内转塔通风系统设计方案,并进行了计算流体动力学(CFD)数值模拟.该设计方案创新性地利用轴承滚轮空隙和内转塔自身开口进行强制通风,实现了内转塔空间的有效通风.该设计方案和分析方法对于未来中国自主设计FPSO内转塔有重要意义并积累了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