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1篇
  免费   49篇
公路运输   120篇
综合类   184篇
水路运输   99篇
铁路运输   119篇
综合运输   1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54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42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42篇
  2007年   46篇
  2006年   36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61.
列车通过路桥过渡段时的动力作用研究   总被引:24,自引:3,他引:21  
建立了列车与路桥过渡段动力特性分析模型,确定了一套轨道过渡段动力特性的评价指标,分析了由基础沉降差引起的钢轨初始变形以及行车方向、行车速度对轮轨系统动力性能的影响,提出了确定路桥过渡段长度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2.
翟云明 《隧道建设》2008,28(1):82-84
介绍了北京地铁五号线东单站暗挖段从既有地铁1#线区间上方跨过,为减少在既有地铁上方施工引起的卸载回弹,保证既有运营线的隆起变形控制在限制范围,采取的系列针对既有线的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163.
为了合理抑制流体晃荡的问题,考虑空气可压缩性,通过系统对比不同激励频率下,三种壁面结构形状对晃荡荷载、近壁面波高、流场密度和湍动能的影响,探明壁面结构形状抑制流体晃荡的机理.结果表明:壁面凸起结构改变了流体砰击模式,进而影响了晃荡荷载分布及其作用时间;壁面凸起结构能增加湍流强度,提高能量耗散,从而降低流体对舱壁的冲量,有效抑制流体对结构的持续作用.因此,合理设计的壁面凸起结构形状可以有效降低晃荡荷载冲量,从而有效抑制流体晃荡.  相似文献   
164.
退火炉结构复杂,自动化程度高,操作难度大,不易维护,铸管内在质量不稳定,退火合格率仅为94.5%.文中针对铸管退火合格率较低,铸管内在质量不稳定问题,从铸管常见的机械性能不合格、压痕不合格两个方面入手,通过炉前V型槽改造、炉内轨道结构改进、煤气管道上增设脱水过滤器等措施,解决了铸管常见的机械性能不合格、压痕不合格问题,...  相似文献   
165.
166.
"天梭"号电力机车垂向动力作用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针对“天梭”号交流传动电力机车采用轮盘制动的转向架架承式悬挂方案簧下质量大的缺陷,运用机车车辆-轨道垂向动力作用仿真分析软件(VICT)进行了垂向动力作用分析,并与同等速度等级的既有机车垂向动力作用性能进行了对比分析,评估了该方案设计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67.
低速磁浮车辆导向方式及其横向动态特性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为了获得低速磁浮车辆导向设计的基本参数和设计原则,开展了磁铁模块导向性能的静态分析与动态仿真研究。对不同导向方式下磁铁模块导向力、导向刚度以及垂向和横向力耦合度的大小进行比对分析,结果表明:在被动导向方式下采用磁铁横向对中布置和在主动导向方式下采用磁铁横向错位布置可以得到良好的车辆导向性能,而且后者更优;横向位移及其速度反馈主动导向可显著增加导向力和导向刚度,极大地改善模块动态导向性能,基本实现模块垂向和横向力解耦。建议低速磁浮车辆采用磁铁横向错位布置和横向位移与速度反馈主动导向方式。  相似文献   
168.
针对海洋平台开发设计中经常遇到的复杂的方案优化选型问题,提出了将多因素,多级非结构性模糊优选理论引入到平台的设计选型中,根据影响平台选型的线构性因素,采用三级模糊优选,综合考虑了影响平台选型的各种优选目标,针对影响平台选型优化的因素非常复杂,确定隶属函数主观因素较强的情况,引入非结构性模糊决策法以确定其录属度和权重。通过此模糊优选模型,进行了一平台的设计选型优化,得到了比较理想的优选结果,证明了此模型在为海洋平台方案的设计选型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69.
二系悬挂对机车动力学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SS7E型机车为研究对象,分析研究了二系悬挂结构设计、参数选择等对改善机车运行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0.
低速磁浮车辆曲线通过动态响应仿真分析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结合青城山磁浮列车示范线工程,开展低速磁浮车辆动态曲线通过性能研究。建立35个自由度的磁浮车辆空间模型,考虑主动电磁悬浮与导向,仿真分析低速磁浮车辆曲线通过动态响应。计算结果表明,低速磁浮车辆可以60km·h-1速度安全通过半径300m的曲线,以90km·h-1速度平顺通过半径1100m的无超高曲线。低速磁浮车辆小半径曲线通过能力主要受车/轨横向间隙的影响,大半径曲线可不设置超高,但最大通过速度主要受乘坐舒适性的制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