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7篇
  免费   45篇
公路运输   190篇
综合类   172篇
水路运输   167篇
铁路运输   89篇
综合运输   14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34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46篇
  2012年   46篇
  2011年   49篇
  2010年   49篇
  2009年   43篇
  2008年   53篇
  2007年   53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31.
研究了有源压制干扰压制区的计算方法,主要包括自卫干扰、远距离支援干扰和随队干扰时压制区的计算方法。研究结果将有助于确定电子干扰条件下压制区的范围,对指导部队训练和进行电子干扰效能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32.
詹振 《中国海事》2014,(1):50-51
文中在归纳总结IMO和ILO公约、我国法规有关船员工作休息时间规定的基础上,列举了港口国检查常见缺陷,并就如何避免在港口国检查中出现这些缺陷,提出了针对性措施。  相似文献   
433.
通过室内模拟酸雨试验,对比研究矿物掺合料、养护时间和表面防护方式对混凝土质量损失、抗压强度损失和中性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掺入矿物掺合料后,混凝土试件质量和抗压强度损失比纯水泥配制混凝土有所降低,按适量比例复掺粉煤灰和矿粉抑制效果更优;延长标准养护时间,能减小混凝土试件质量和抗压强度损失;试件表面涂覆硅烷或涂层后均能抑制混凝土试件质量和抗压强度损失及中性化程度,涂覆涂层效果更优。  相似文献   
434.
本文论述了橡胶沥青桥面防水层用于桥面防水层之间的可行性,研究并解决了相应的应用技术。通过室内试验与试验路段施工过程中对各项质量控制参数的跟踪观测,系统总结橡胶沥青桥面防水层的施工工艺,确定合适的橡胶沥青洒布温度和方法,单级配碎石洒布时机与碾压时机。  相似文献   
435.
高职专业课程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根据新形势下社会对高等职业院校毕业生的需求,以《公路工程施工组织与概预算》课程为例,从教材、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实践教学、教学场所、师资队伍、考评机制和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等方面进行改革和创新,探索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436.
以一座大跨斜拉桥为工程背景,基于sap2000有限元软件,建立了考虑群桩-土动力相互作用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分别计算了分离式承台与哑铃型承台两种承台形式下大跨斜拉桥的振动特性与地震响应,探讨了主塔基础承台形式对大跨斜拉桥抗震性能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主塔基础承台形式的变化对结构纵桥向抗震性能的影响不大,而对结构横桥向抗震性能影响较大;对于本桥而言,主塔基础承台形式采用分离式承台时对主塔结构的抗震性能有利,而采用哑铃型承台时对主塔基础的抗震性能有利,因此,应综合考虑并予以选择承台形式。  相似文献   
437.
利用层次分析法和SWOT分析法组合对影响泉州湾航道二期工程战略的关键因素进行分析并计算各因素权重,在此基础上确定泉州湾航道二期工程战略。结果表明:在众多因素中,促进泉州湾水域交通安全、增加投资成本与增加管理人员工作负担、国家军事战略规划的实施和某些航段存在通航安全风险等是影响泉州湾航道二期工程建设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438.
对美国新一代DDG-1000型驱逐舰的工程控制系统进行研究分析.在描述系统构架,全船计算环境,分布式软件功能和嵌入式系统能力的基础上,分析工控系统的硬件组成和结构,包括分布式硬件配置、通信接口以及现场总线技术等.全面地介绍美国新一代大型驱逐舰工控系统的主要关键技术和总体的构架形式.  相似文献   
439.
文中通过分析国外LNG船舶船员培训的现状和当前内河LNG动力船舶常用知识和技能,结合笔者跟船的的实际操作体会,对内河LNG动力船舶船员培训相关内容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440.
Abstract

This paper reviews the main studies on transit users’ route choice in the context of transit assignment. The studies are categorized into three groups: static transit assignment, within‐day dynamic transit assignment, and emerging approaches. The motivations and behavioural assumptions of these approaches are re‐examined. The first group includes shortest‐path heuristics in all‐or‐nothing assignment, random utility maximization route‐choice models in stochastic assignment, and user equilibrium based assignment. The second group covers within‐day dynamics in transit users’ route choice, transit network formulations, and dynamic transit assignment. The third group introduces the emerging studies on behavioural complexities, day‐to‐day dynamics, and real‐time dynamics in transit users’ route choice. Future research directions are also discuss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