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81篇
  免费   658篇
公路运输   2499篇
综合类   3014篇
水路运输   1997篇
铁路运输   1369篇
综合运输   260篇
  2024年   39篇
  2023年   81篇
  2022年   361篇
  2021年   501篇
  2020年   309篇
  2019年   189篇
  2018年   152篇
  2017年   159篇
  2016年   133篇
  2015年   353篇
  2014年   444篇
  2013年   575篇
  2012年   684篇
  2011年   715篇
  2010年   722篇
  2009年   691篇
  2008年   691篇
  2007年   579篇
  2006年   573篇
  2005年   490篇
  2004年   233篇
  2003年   103篇
  2002年   93篇
  2001年   110篇
  2000年   129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61.
广东省游艇码头布局规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广东省游艇休闲产业发展的经济背景和自然资源禀赋进行分析,结合游艇消费活动的特性,确定广东省游艇码头的选址和布局规划思路,提出广东省游艇码头总体发展格局。  相似文献   
962.
文章从理论上分析了重载情况下深潜推进器的设计原理,以加速型导管DSN2导管为例,研究几个重要因素比如盘面比、螺距比(P/D)等不同参数对导管桨的性能影响,并通过导管桨敞水试验验证了这些结论.结果表明,深潜器重载情况下,较大P/D的导管桨提供较大推力,盘面比和P/D较小的导管桨有较高的效率.针对不同深潜推进器的要求,根据文中推论,可将设计参考选定在一个较小并且准确的范围内,从而快速地设计出满足使用要求的推进器.  相似文献   
963.
控制船舶轴系纵向振动的动力吸振器参数优化研究(英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船舶轴系中安装动力吸振器是减小船舶轴系纵向振动的有效方法,而动力吸振器的参数合理优化配置是控制轴系纵向振动的重要手段。将船舶轴系等效为多自由度系统,基于有限单元法建立船舶轴系纵向振动运动模型,并通过加装动力吸振器用于控制船舶轴系纵向振动。运用重分析方法求解轴系运动方程得到推力轴承处的力传递率和能量传递率,将二者作为评价动力吸振器对轴系振动控制效果的指标。在研究轴系响应频率范围内,提出将求解全局最优解较强的遗传算法与多目标优化算法相结合以优化动力吸振器参数;并且研究特定共振峰消减的参数优化问题。最后通过算例,比较不同目标函数以及动力吸振器不同安装位置对轴系纵向振动控制的影响,验证文中优化算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964.
波浪状态下的螺旋桨水动力性能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春雨  赵大刚  王超  常欣 《船舶力学》2012,16(9):1005-1015
为了分析波浪状态下的螺旋桨水动力性能,文章采用试验的方法对某型桨在某规则波条件下不同沉深时的水动力性能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主要研究了静水中不同沉深对螺旋桨推力系数、转矩系数以及效率的影响。对波浪中不同桨轴沉深下的螺旋桨定常与非定常特性也都进行了研究。对螺旋桨的吸气现象、飞车现象进行了详细讨论,同时对波浪中螺旋桨的非定常特性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65.
长江口深水航道整治工程影响数值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长江口深水航道整治工程使得南港北槽开通12.5 m水深航道,长江口河势及不同汊道动力条件随深水航道整治工程的完工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利用长江口深水航道整治工程实施前后地形资料,分析出工程对长江口各汊道的地形变化的影响,同时应用上海河口海岸科学研究中心自主开发的平面二维模型模型计算了长江口流场变化,给出南北港、南北潮涨落潮分流比的变化,并分析了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66.
张娜  杨华  严冰  赵洪波 《水运工程》2012,(2):128-133
根据连云港海域的特点,建立能考虑风浪影响的三维潮流、泥沙数学模型,对真实的"韦帕"台风作用下的潮流场和泥沙场进行模拟,力求更合理地反映近岸泥沙运动规律。数学模型计算得到的流场、含沙量场和航道回淤结果与现场实测资料进行验证,二者吻合较好。在此基础上,对连云港港30万吨级航道在"韦帕"台风作用下的回淤情况进行了预测,给出了航道的沿程淤强分布,为航道的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67.
郑英  吴伶  赵德玉  王领元  陈建 《水运工程》2012,(11):127-132
通过水槽试验,研究四面六边透水框架护滩结构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实施四面六边透水框架防护后,河底流速有明显减小,四面六边透水框架具有透水、消能、减小近底流速、局部改善水流流态的作用,从而有可能将近底流速降至不冲流速以下,甚至于使河床产生淤积.与传统护滩工程相比,四面六边透水框架能有效地避免实体护岸工程基础容易被淘刷而影响自身稳定问题,且适应河床地形变化能力强,不需要地基处理,不需要护底,直接抛投于床面,自身稳定,施工简单,成本低,是一种值得大力推广的新技术.  相似文献   
968.
通过对长三角地区“十一五”及“十二五”期间建设或规划建设的高等级内河航道网络的介绍,分析上海地区现今内河集装箱运输还难得一见的主要原因.结合上海内河航道建设的实际情况和内河航运的特点,提出了加快上海内河集装箱运输发展的相关建议,以供探讨.  相似文献   
969.
文章对传统的基桩检测的主要方法及其存在的局限性进行了综述,并对可能用于基桩损伤诊断的模态参数法、基于频响函数变化的损伤诊断法、模型修正法、神经网络法、遗传算法、小波分析法、残余力向量法进行探讨。最后对基桩损伤诊断领域的一些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70.
通过合理的冗余配置惯性导航系统中惯性传感器,充分利用冗余惯性传感器的重复量测值,提出了一种非线性初始对准模型。该模型直接利用惯性传感器的量测输出作为观测值,3个姿态角作为状态变量,有效的降低了模型的维数和提高了模型的可观测度,从而保证了初始对准的精度和速度。通过分析表明,初始对准的稳态精度取决于惯性传感器的常值误差。仿真结果表明,非线性初始对准模型对准过程中的稳态精度与传统的初始对准模型的稳态精度相当,但是在实时性方面,它能够在5s内使3个失准角同时收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