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74篇
  免费   299篇
公路运输   1035篇
综合类   1064篇
水路运输   952篇
铁路运输   449篇
综合运输   73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169篇
  2021年   176篇
  2020年   132篇
  2019年   70篇
  2018年   71篇
  2017年   80篇
  2016年   52篇
  2015年   120篇
  2014年   201篇
  2013年   194篇
  2012年   246篇
  2011年   274篇
  2010年   265篇
  2009年   230篇
  2008年   265篇
  2007年   259篇
  2006年   228篇
  2005年   239篇
  2004年   75篇
  2003年   53篇
  2002年   33篇
  2001年   42篇
  2000年   47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1.
设计了8种不同化学成分的J55钢,通过组织观察、性能检验等,分析、研究了化学成分对ERW油井管用J55热轧钢带组织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所有试验钢的焊缝质量均良好,具有良好的焊接性能;碳含量为0.10%时的组织为铁素体加极少量的细珠光体,随着碳含量的增加,珠光体的量增加,当碳含量增加至0.18%,为铁素体加珠光体组织;随着碳含量的增加,抗拉强度明显增加,屈服强度稍有增加,冲击功下降;当加入0.01%~0.04%V时,钢的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均明显增加;添加一定的Cu、Ni时,强度增加,特别是屈服强度明显增加,冲击功稍有降低;钙处理钢的纯净度明显地高于稀土处理钢,其管坯超声波探伤合格率明显提高;随着硫含量的降低,冲击功明显增加,经深脱硫的钢超声波探伤合格率提高。  相似文献   
92.
建筑信息模型(BIM)是一种有效的复杂工程信息综合管理方法,为了实现隧道类岩土工程信息在BIM模型中进行清晰、规范表达的目的,将IFC标准文件针对隧道领域进行相应拓展,实现了不同平台之间信息无损交互传递.通过参数化族建模方式创建隧道构件族库,采用坐标定位的形式拼装隧道工程模型,并将所建立的模型参照IFC拓展标准进行实体...  相似文献   
93.
浅析混凝土增大截面加固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增大截面加固法的特点、适用范围以及加固之后的受力特点,阐述了混凝土增大截面加固的构造规定及施工关键技术,研究成果有利于该技术的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4.
对燃气设备自身运行的振动特征及临近的地铁线路列车经过后叠加的振动响应特性进行了现场测试,分析了地铁线路对临近的燃气设备的振动影响特征.以某地铁线路下穿燃气调压站实际工程为案例,对燃气设备应对地铁列车振动的控制措施及其效果进行了研究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地铁列车通过时,周边燃气设备的振动速度幅值增加明显、加速度幅值变化较小...  相似文献   
95.
对沧州市黄河路下穿京沪铁路处地道节点的现状砖砌挡墙进行翻建修复,对不同高度的挡墙进行了计算,结合重力式挡土墙抗弯和抗剪承载力值,得出了不同高度挡土墙的适用结构形式,可供相似工程的设计及建设工作者参考.  相似文献   
96.
针对沥青混合料疲劳耐久性设计参数的不确定性与不科学性问题,从疲劳试验方法及疲劳性能表征模型两方面对沥青混合料疲劳性能表征的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综述,并总结了其未来发展方向。沥青混合料疲劳性能主要通过室内外不同疲劳试验进行研究,不同试验方法所用沥青混合料试件的尺寸、形状,试件内部所处应力状态及试验条件皆各不相同,而沥青混合料是一种由沥青结合料与不同粒径矿料通过搅拌和碾压而成的多相、多组分、多尺度黏弹性混合料,其力学响应具有显著的时间、温度与应力状态相关性,不同试验方法所对应的加载速度、试验温度及应力状态存在较大的差异性,故其试验结果呈现出显著的不确定性,其疲劳性能表征模型参数也存在显著的差异性;此外,常用的室内材料疲劳试验方法大多为一维或二维应力状态下的疲劳试验,这与沥青路面结构实际服役过程中所处的三维应力状态不符;沥青混合料疲劳性能表征方程大多来源于一维应力状态下的疲劳试验结果,因此,用简单应力状态下的材料疲劳试验方法与性能表征模型难以客观表征三维应力状态下沥青路面结构的疲劳抗力,从而导致沥青路面疲劳耐久性设计存在较大的偏差。建议开发与沥青路面服役状态一致的三维应力状态下的疲劳试验方法,并建立三维应力状态下疲劳表征模型,以消除不同试验方法及试验条件对沥青混合料疲劳性能表征的影响,提高沥青混合料疲劳性能表征的有效性与完备性。  相似文献   
97.
南昌市洪都高架桥PM28~PM31号墩上部结构采用3×35 m多幅变宽连续梁结构,主梁预制后采用2台架桥机在墩顶0号块处同侧同步吊装、“S”形架梁方案(原方案)逐跨拼装施工。针对原方案造成结构局部应力及扭矩过大等问题,提出3种优化方案(优化方案1:“内外交错”架设;优化方案2:“先内后外”架设;优化方案3:“先外后内”架设)。为选择合理的优化方案,采用MIDAS Civil软件建立全桥有限元模型,从结构受力及变形方面进行综合分析比选。结果表明:采用优化方案2施工时,各施工阶段的墩顶位移差均接近0,桥墩受力最优;PM29号墩墩顶0号块底部的压应力储备最大;主梁1-2的应力变化幅值最小,且成桥后梁底压应力储备最大。洪都高架桥后续同类桥梁均选择优化方案2施工。  相似文献   
98.
某大型悬索桥为主跨1650 m的两跨连续钢箱梁悬索桥,加劲梁采用扁平流线型分离式双箱。近2年在正交异性板钢箱梁顶板U肋嵌补段发现焊缝开裂状况,为研究及处治该病害,采用大型有限元程序ANAYS进行局部仿真计算,分析焊缝开裂后的应力分布规律、影响范围。结果表明:重车轮压的疲劳荷载、施工焊接质量等是嵌补段焊缝开裂的主要原因;钢箱梁顶板U肋嵌补段焊缝开裂会对邻近结构抗力产生影响,U肋嵌补段开裂使相邻U肋嵌补段焊缝应力增加11.8%,使U肋与顶板之间焊缝主拉应力增加57%,使邻近位置的横隔板弧形缺口主拉应力增加6%。根据分析结果建议尽早处治焊缝开裂问题,短期养护措施推荐在低应力区打止裂孔和设置临时支撑架,长期养护措施建议刨去已开裂焊缝后补焊、嵌补段整体切割后补焊和改用高强度螺栓连接方式。  相似文献   
99.
针对鹰厦线K290 795~905段路堑边坡建立稳定性分析模型,并开展有限元数值计算.通过分析坡体各段的受力情况,得到各个单元的主应力及剪应力大小,并结合极限平衡计算分析了坡体稳定性,论证了降雨作用下容重、内摩擦角变化对坡体稳定性的影响,探讨了设置抗滑桩前后及其在降雨作用下的抗滑工程效果.  相似文献   
100.
通过对武九客运专线盛洪卿隧道施工现场监测资料的研究,结合数值分析论证了该隧道河侧采取回填反压变更设计的科学性,并探讨了隧道施工监测的新方法.指出隧道施工监测对于隧道施工质量的提高和运营安全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