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94篇
  免费   1439篇
公路运输   2376篇
综合类   2448篇
水路运输   2242篇
铁路运输   1758篇
综合运输   209篇
  2025年   17篇
  2024年   182篇
  2023年   161篇
  2022年   390篇
  2021年   541篇
  2020年   363篇
  2019年   220篇
  2018年   230篇
  2017年   191篇
  2016年   182篇
  2015年   289篇
  2014年   418篇
  2013年   498篇
  2012年   580篇
  2011年   618篇
  2010年   613篇
  2009年   604篇
  2008年   574篇
  2007年   601篇
  2006年   589篇
  2005年   535篇
  2004年   200篇
  2003年   113篇
  2002年   67篇
  2001年   105篇
  2000年   119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21.
如何有效防治旧水泥混凝土路面上加铺沥青面层产生反射裂缝,是路面修复工程中所面临的一个较普遍问题。文章以国道324线田阳段利用级配碎石作为补强层成功处理该问题为实例,探索了旧水泥砼路面加铺级配碎石补强层的设计与施工方法。  相似文献   
222.
目前,沥青混凝土路面在我国高速公路建设中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应用,而水损害是沥青混凝土路面早期破坏的主要原因之一。文章通过对沥青混凝土路面防水剂防水性能进行对比试验,表明沥青混凝土防水剂可以有效的封堵沥青混凝土内部孔隙,防止水分进入混凝土内部,可以起到防水路面水损害的作用,同时指出沥青混凝土防水剂对路面抗滑性能存在负面影响等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223.
当前的滑坡地质灾害预报预测存在很多问题,如精度不高、现场技术人员难以应用等,无法指导滑坡治理过程中的灾害防治。文章在简单易用的EXCEL软件的基础上进行二次开发,内嵌地质灾害技术标准,充分利用EXCEL软件中宏及VBA编程运算功能,开发滑坡地质灾害分析系统;较易应用到现场施工过程当中,同时也可以进行挂接相关的其他程序;为施工单位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224.
路基在地下暗河作用下变形失稳相似模型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依托昌金高速公路B2-1标岩溶地下洞河路基塌陷展开研究,通过对塌陷段进行相似模型模拟试验,分析了地下暗河不同宽度对上部路堤沉陷与失稳的影响,提出了塌陷的处治建议,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25.
针对长吉输油管线采用混合输送方式输送俄罗斯原油和大庆原油及该管线的工程实际,以总运行费用最小为原则,以各站进站温度和开泵方案为决策变量,建立了该管线优化运行的数学模型,采用穷举法穷举出各种可能的开泵方案作为外层嵌套,将进站温度的优化作为内层嵌套求解该模型。通过某天实际运行方案和优化运行方案对比可以看出,优化运行方案总费用降低7%。  相似文献   
226.
文章阐述了TSP超前地质预报的原理与主要内容,并结合龙里二号隧道施工实例,介绍了TSP超前地质预报在隧道施工中的应用技术。通过将预报成果与实际开挖围岩类别进行对比分析,验证了TSP超前地质预报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227.
在一台单缸135柴油机上,通过试验就喷油嘴参数对TR燃烧系统性能的影响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适当增加侧向喷孔数目和侧向喷孔长径比有利于改善TR燃烧系统的排放性能。  相似文献   
228.
周泉 《汽车电器》2005,(6):58-59
根据IEEE组织的估计,2005年汽车的平均用电会达到2kW。一般认为,受输出电流的限制,目前的14V电气系统最大的发电能力是3kW,考虑到峰值耗电,很难再增加新的汽车电器。由此,人们想到的是将电压等级提高到42V。在车辆电压等级提高到42V时,人们想到的是先将耗电较大的汽车电器42V化  相似文献   
229.
圆梁山特长隧道的施工射流通风技术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介绍了圆梁山隧道的施工射流通风技术,为特长隧道的施工通风提供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230.
负荷对柴油机微粒排放特性及其组分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分析了柴油机排气微粒 (PM)的组分及其生成机理 ,并通过试验研究了负荷对PM的排放特性及其组分的影响 ,指出了负荷与PM流量之间的指数函数关系以及PM中可溶性组分 (SOF)和不可溶性组分 (IOF)的含量随负荷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