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04篇
  免费   467篇
公路运输   1679篇
综合类   1986篇
水路运输   1753篇
铁路运输   899篇
综合运输   154篇
  2024年   28篇
  2023年   68篇
  2022年   229篇
  2021年   390篇
  2020年   229篇
  2019年   142篇
  2018年   119篇
  2017年   134篇
  2016年   101篇
  2015年   232篇
  2014年   294篇
  2013年   402篇
  2012年   394篇
  2011年   486篇
  2010年   484篇
  2009年   473篇
  2008年   499篇
  2007年   467篇
  2006年   425篇
  2005年   387篇
  2004年   155篇
  2003年   72篇
  2002年   66篇
  2001年   93篇
  2000年   72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41.
介绍了某轻型防护越野车防弹方案的设计与验证。首先通过数据对比选择了A型钢作为本车的基础防弹材料,再经过计算、实弹验证、工艺验证等手段掌握了A型钢的防弹性能和工艺特性,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本车的防弹方案设计。在本文中,以该车正前面部分的防护方案为主体结合车体的轻量化思路,着重介绍了防弹板复合设计、倾角结构效应设计、相应试验验证等内容,最后还针对防弹钢板焊缝处防弹性能下降的现象,介绍了多种相应的处理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42.
基于Mohr-Coulomb准则的初期支护与围岩耦合作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巷道开挖后,破坏了原有的平衡状态,发生应力重分布,当超过围岩的承载能力时,必然会引起围岩破坏甚至地下岩体的整体失稳.在这种情况下,应设置初期支护.但是现在仍缺少对支护参数的准确的理论计算,最多地还是借助于经验类比法,这样就造成支护的安全性不够或不够经济.基于Mohr-Coulomb准则,分析了初期支护与围岩的耦合作用问题,提出了更加安全经济的设计方法,可以对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提供更加可靠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3.
拉压杆模型在预应力连续梁桥局部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预应力深梁拉压杆模型的基础上,根据结构局部分析原理,研究提出了预应力连续梁局部等效转化成预应力深梁的局部拉压杆模型分析方法。利用此方法对某预应力连续梁桥局部梁段建立拉压杆模型,验算配筋和强度。结果表明:利用文中提出的方法建立拉压杆模型用于预应力连续梁桥局部分析是合理有效的。  相似文献   
144.
145.
146.
147.
江阴大桥结构健康监测系统升级改造及初步数据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江阴大桥结构安全监测系统建于1999年,由于种种原因系统需要进行升级改造,以江阴大桥结构健康监测系统升级改造工程为背景,剖析了原系统的故障成因及新系统的解决方案,介绍了升级改造后的系统构成、传感器布置及系统软件功能等,并对系统试运行期间的部分数据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48.
张俊  朱浮声 《公路》2007,(5):39-44
通过现场调查得出Cape结构试验路的主要病害,并根据调查结果确定试验内容,分别研究了Cape结构的防水性、低温抗裂性、高温抗车辙性和层间粘结性能。试验结果表明:Cape结构防水性能良好,但用规范关于稀浆封层渗水系数的标准检测过于严格;Cape结构低温抗裂性能较沥青混凝土差,与沥青碎石相近,SBR改性剂可明显改善其低温抗裂性能;Cape结构高温抗车辙性能良好,层间粘结性能随温度的升高而下降,并且与基层表面处理措施密切相关,当温度较高时容易发生剪切破坏。  相似文献   
149.
基于数字图像处理理论,提出了一种车间距离测试的方法,介绍了边缘增强与形态学处理相结合的图像预处理算法、阈值分割与判定树结合的障碍物检测方法以及反转透视测距计算模型,利用VC 平台编写了测距实验程序并组织了测距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该测距方法简洁有效,能满足智能车辆测距工程需要,是一种可行的前方车辆距离测量方法.  相似文献   
150.
基于脆性涂层法的沥青路面反射裂缝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脆性涂层法研究沥青路面的反射裂缝,并将试验结果与有限元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脆性涂层的裂纹围绕着碎石与沥青胶砂的界面发展,在该界面位置拉应力高度集中;路面基层的裂缝顶部附近发生应力集中,应力集中区的碎石与沥青胶砂界面是最容易萌发裂纹引发裂缝扩展破坏的部位;脆性涂层的裂纹分布总体是从车轮作用面向四周扩散,并围绕大粒径碎石扩展,弯拉型反射裂缝与剪切型反射裂缝涂层裂纹分布明显不同;大粒径的沥青混合料抗反射裂缝能力较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