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04篇
  免费   464篇
公路运输   1676篇
综合类   1986篇
水路运输   1753篇
铁路运输   899篇
综合运输   154篇
  2024年   25篇
  2023年   68篇
  2022年   229篇
  2021年   390篇
  2020年   229篇
  2019年   142篇
  2018年   119篇
  2017年   134篇
  2016年   101篇
  2015年   232篇
  2014年   294篇
  2013年   402篇
  2012年   394篇
  2011年   486篇
  2010年   484篇
  2009年   473篇
  2008年   499篇
  2007年   467篇
  2006年   425篇
  2005年   387篇
  2004年   155篇
  2003年   72篇
  2002年   66篇
  2001年   93篇
  2000年   72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41.
为提高危险跟驰行为研究的效率和可靠度,创新研究基于智能驾驶员模型(IDM)模型参数的危险跟驰行为定义方法。首先,以NGSIM自然车辆数据集为基础提取跟驰轨迹数据,并通过遗传算法标定IDM模型参数,挖掘驾驶员跟驰行为特征;其次,在分析跟驰行为特征指标分布规律的基础上,考虑指标间的相关性,确定各等级危险跟驰行为指标阈值;最后,设计车辆跟驰的仿真试验,选择6个指标对不同级别危险场景下的交通运行仿真结果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危险驾驶员跟车间距更小,间距波动系数较大,并且会干扰交通整体运行。  相似文献   
942.
基于数字图像处理技术来研究沥青混合料的细观结构,回顾沥青混合料细观结构静态及动态识别的研究进展,其后列出一幅数字图像处理技术流程图并对获取沥青混合料内部结构图像方法(X-ray CT技术)进行了详细介绍;对通过图像处理技术来描述混合料内部结构特征,即集料形状及分布、接触特性和空隙分布规律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情况进行论述,介绍了运用有限元、离散元和边界元这3种数值模拟方法及有关沥青混合料细观力学特征的虚拟试验.研究表明:X-ray CT无损伤扫描技术能较好识别沥青混合料内部细观结构特征;数值模拟结合有限元、离散元或边界元法能将沥青混合料内部细观结构与其宏观性能之间建立有机联系;虚拟试验应用能很好帮助理解宏观试验结果.在集料形状与分布研究中,尚未形成统一的评价指标,且不同研究人员采用不同的评价指标;X-ray CT技术精度问题和适用范围还需进一步改善;集料、沥青胶浆和空隙这3者之间还未建立有效的区分方法.通过总结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对沥青混合料细观结构的应用,以期为后续关于沥青混合料宏观-细观-微观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43.
与发达国家不同,我国正处于快速城镇化发展阶段,迫切需要在运输需求预测理论与方法上的创新.为了更科学地进行运输需求预测工作,从而对运输需求有系统精准的把握,基于"运输系统是一类开放的复杂巨系统"及"运输需求预测是一类复杂性问题"的认知,将系统工程中"从定性到定量"的综合集成方法论引入运输需求预测之中,提出基于综合集成方法论的运输需求预测方法,并给出具体执行操作流程.以浙江省城际轨道交通客流预测为例,将研究成果应用于实际的工程项目之中,验证了其有效性.实践结果表明,"从定性到定量"、"人机结合,以人为主"的运输需求预测综合集成方法能够较好地保证预测结论的准度和精度,同时也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944.
随着交通信息化的快速发展,可供分析的交通流数据量越来越大,如何利用大规模交通流数据进行交通预测分析是智能交通的重要研究内容.为解决大规模交通流数据预测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分层抽样与k均值聚类相结合的抽样方法,并与基于序贯最小优化方法的支持向量机结合,进行大规模交通流预测.实例分析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聚类方法比现有抽样方法的抽样质量有所提高,基于序贯最小优化方法的支持向量机可有效提高交通流预测的精度.因此,本文提出的方法对于大规模交通流预测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945.
为更科学计算运输通道各种交通方式供给能力的配置量,运用随机效用理论和离散选择模型,建立基于动态广义费用的交通方式选择Logit模型,以郑州-西安客运通道为实例,运用Matlab软件编写程序,进行求解验证.研究表明,交通方式建设成本分摊随分担量变化而变化,并与随机感知系数和出行时间价值一起影响各方式分担率.与现有模型的对比表明,各方式分担率变化幅度与建设成本大小差异并非同向;交通方式选择的广义费用是动态变化的,不能仅仅依据静态的在途时间和票价进行方式分担率计算.该模型既能保证出行者的个体要求又能保障各种交通方式的持续运营,所计算的通道各交通方式分担率更符合实际.  相似文献   
946.
947.
移动图书馆是未来数字图书馆的主流服务方式和发展方向。分析了移动时代图书馆的一些变化,以及国内外移动图书馆的服务方式,探讨了移动图书馆服务面临的挑战与对策。图书馆要拓展信息服务,必须改变理念,注重服务模式和内容的多样性化,解决好技术和知识产权问题。  相似文献   
948.
林则徐是中国近代进步的思想家和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同时他也是一位虔诚的有神论者.他领导的轰轰烈烈的虎门销烟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也为我们留下了不朽名篇《祭海神文》,向世界宣告了中国禁烟和拒毒的决心.  相似文献   
949.
Metamodeling techniques are commonly used to replace expensive computer simulations in robust design problems. Due to the discrepancy between the simulation model and metamodel, a robust solution in the infeasible region can be found according to the prediction error in constraint responses. In deterministic optimizations, balancing the predicted constraint and metamodeling uncertainty, expected violation (EV) criterion can be used to explore the design space and add samples to adaptively improve the fitting accuracy of the constraint boundary. However in robust design problems, the predicted error of a robust design constraint cannot be represented by the metamodel prediction uncertainty directly. The conventional EV-based sequential sampling method cannot be used in robust design problems. In this paper, by investigating the effect of metamodeling uncertainty on the robust design responses, an extended robust expected violation (REV) function is proposed to improve the prediction accuracy of the robust design constraints. To validate the benefits of the proposed method, a crashworthiness-based lightweight design example, i.e. a highly nonlinear constrained robust design problem, is given.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oposed method can mitigate the prediction error in robust constraints and ensure the feasibility of the robust solution.  相似文献   
950.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城镇化进程加快,各大城市都热衷于建设承担快速、长距离交通的城市快速路.然而,部分大城市的快速路建成后并没有发挥应有的功能,甚至出现常发性交通拥堵,主要原因之一是在规划阶段没有提出明确的规划控制要求.通过国内外大量典型城市案例的总结分析,提出城市快速路在规划各个阶段的规划控制要求,并结合重庆市主城区快速路存在的实际问题,提出相应的改善建议,以期为国内相关城市在规划建设快速路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