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04篇
  免费   464篇
公路运输   1676篇
综合类   1986篇
水路运输   1753篇
铁路运输   899篇
综合运输   154篇
  2024年   25篇
  2023年   68篇
  2022年   229篇
  2021年   390篇
  2020年   229篇
  2019年   142篇
  2018年   119篇
  2017年   134篇
  2016年   101篇
  2015年   232篇
  2014年   294篇
  2013年   402篇
  2012年   394篇
  2011年   486篇
  2010年   484篇
  2009年   473篇
  2008年   499篇
  2007年   467篇
  2006年   425篇
  2005年   387篇
  2004年   155篇
  2003年   72篇
  2002年   66篇
  2001年   93篇
  2000年   72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71.
研究艉轴架系统的动力学特性对艉轴架设计、船舶设计及船舶尾部的振动控制具有重要意义.数值仿真是研究的重要手段之一,而合理有效的模型则是正确分析的基础.为此,在传统艉轴架系统梁模型的基础上,分别采用弹性连接梁模型、体一梁混合模型以及船体一艉轴架系统耦合模型对艉轴架的横向振动特性进行分析,并以试验测试数据为基础,对上述模型计算所得结果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边界条件和构件连接方式对艉轴架的振动固有频率影响较大;在模型适用性上,弹性连接梁模型在工程计算中较以往的梁模型更合适,船体一艉轴架系统耦合模型适用于要求精度更高的研究.  相似文献   
972.
为实现输油气管道搭接焊缝内部缺陷的全面检测,进一步采取整治措施、消除安全隐患提供有效依据和数据支持,保证管道安全运行,文中将超声脉冲回波法与透射传输法相结合,提出一种多通道在役管道搭接焊缝检测新方法。为了验证该方法的可行性,针对焊缝可能出现的焊接缺陷制作了一系列试块并进行了试验验证,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准确发现焊缝内部裂纹、未熔合、未焊透、夹渣和气孔等缺陷,为管道的安全运行提供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973.
朱金凤  车法  王兵 《交通标准化》2014,(9):94-96,99
微表处技术可延缓沥青路面老化、改善路面抗滑性能和修复路面局部缺陷,在路面养护工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通过室内试验,对微表处混合料的配合比进行了设计,并结合工程实际,介绍了微表处现场施工工艺流程以及施工控制要点.  相似文献   
974.
在路桥施工中,预应力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结合具体桥梁施工案例,概述了大跨度预应力施工技术要点,针对预应力技术在桥梁施工中的应用进行探讨,提出了相关的注意事项和质量控制措施,可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975.
公路改建工程旧沥青路面回弹模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承载板试验现场测定路面当量回弹模量,与弯沉检测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建立沥青路面计算弯沉与路面当量回弹模量的经验公式,并与现行规范中不同的换算公式进行比较,得出路面当量回弹模量适合的确定方式,可为公路改扩建工程中沥青路面加铺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76.
交通工程施工资料是交通工程施工建设和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交通工程建设完工时需要提供的重要工程资料。各个交通工程建设单位必须加强交通工程施工资料的管理,保证资料的完整、规范和有效,进而为交通工程的维护和安全管理等提供重要的文字资料依据。鉴于此,针对如何加强交通工程施工资料的有效管理进行了探究,以保证交通工程施工各个环节的良好运行。  相似文献   
977.
鉴于我国因防水和黏结原因引起的桥面铺装层早期损坏日趋加重的局面,通过对桥面板处理及检测分析得知,采用抛丸处理方法能使界面达到使用要求;对橡胶沥青防水黏结层施工过程中的施工温度、洒布质量、养护等提出控制要求;结合室内和现场防水黏结层与桥面板的黏结力试验结果得出,二者具有较好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978.
在探讨乡村旅游道路服务对象和功能的基础上,明确了乡村旅游道路设计的总体要求,分析了各环节的设计特点,介绍了自行车专用道与乡村旅游道路结合使用的经验,以供同行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979.
为预测高速铁路钢轨的磨耗量,建立了轨道结构静力学有限元模型和动力分析模型,基于Archard磨耗理论从曲线半径、行车速度、轮轨横移量3个角度计算分析了钢轨磨耗量,利用垂直磨耗深度0.5mm的磨耗量为界反算出通过总质量.计算结果表明:曲线地段钢轨磨耗较为严重,垂直磨耗深度为0.5mm时,直线上通过的总质量为45.9~60.0 Mt,曲线上通过仅为22.9~29.9Mr;相同曲线半径条件下,单轮作用下的接触斑处钢轨磨耗量随着行车速度提高而增大;相同速度和曲线半径下,钢轨磨耗量随着轮轨横移量增大而增大.  相似文献   
980.
针对铁路客运站行车事故致因过程的动态性以及事故原因的模糊性,提出了一种Petri网图形建模同模糊控制理论相结合的分析方法.根据具体的事故产生式规则,建立了行车事故的模糊Petri网模型,进一步又将神经网络的BP算法引入到模型参数的学习中,通过给出的模糊推理算法,推理计算出事故的主要原因及可信度.最后将该方法应用到某客运站行车事故分析中,结果证明了其在事故分析中的准确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