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59篇
  免费   66篇
公路运输   1112篇
综合类   935篇
水路运输   903篇
铁路运输   742篇
综合运输   13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50篇
  2021年   89篇
  2020年   84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37篇
  2017年   35篇
  2016年   47篇
  2015年   109篇
  2014年   135篇
  2013年   179篇
  2012年   256篇
  2011年   269篇
  2010年   298篇
  2009年   320篇
  2008年   311篇
  2007年   377篇
  2006年   332篇
  2005年   250篇
  2004年   85篇
  2003年   91篇
  2002年   50篇
  2001年   71篇
  2000年   69篇
  1999年   52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26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1.
The modeling of travel decision making has been a popular topic in transportation planning. Previous studies focused on random-utility discrete choice models and machine learning methods. This paper proposes a new modeling approach that utilizes a mixed Bayesian network (BN) for travel decision inference. The authors use a predetermined BN structure and calculate priori and posterior probability distributions of the decision alternatives based on the observed explanatory variables. As a “utility-free” decision inference method, the BN model releases the linear structure in the utility function but assumes the traffic level of service variables follow multivariate Gaussian distribution conditional on the choice variable. A real-world case study is conducted by using the regional travel survey data for a two-dimensional decision modeling of both departure time choice and travel mode choice.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a two-dimensional mixed BN provides better accuracy than decision tree models and nested logit models. In addition, one can derive continuous elasticity with respect to each continuous explanatory variable for sensitivity analysis. This new approach addresses a research gap in probabilistic travel decision making modeling as well as two-dimensional travel decision modeling.  相似文献   
112.
综合考虑交通量、环境亮度、行车速度、地理环境等因素,基于隧道照明设计与控制的"全局优化"理念,采用"多模式、多等级、智能化、个性化"的控制策略,开发了能够根据公路隧道内外亮度、照度、车流量、车流特点等环境变换因素,自动进行反馈调整隧道内部照明的智能照明控制系统。估算比对同一隧道在使用节能智能控制系统前后年总能耗可知,与原有控制方案相比,节能智能控制系统综合节电30%。  相似文献   
113.
碳纤维材料综合性能较好,且具备使用寿命长、耐腐蚀及重量轻等优点,广泛运用于桥梁加固项目中。文章首先描述了碳纤维材料的特点及基本性能,阐述了碳纤维补强技术的基本原理及选材要点,最后详细分析了碳纤维在加固工程的具体运用。  相似文献   
114.
济阳路站是上海轨道交通6、8、11号线的换乘枢纽站。它由三线车站、联络线及围合区等多部分组成,结构复杂,工程量大。介绍了车站结构设计的特点,并对下沉式广场与车站的结合、完全敞开式出入口、盾构远期穿越已建结构等关键节点做了概述,以期为其它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5.
随着攻击技术的日新月异及攻击数量的与日俱增,提高网络安全深度防御体系的效力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将数据挖掘技术应用于网络安全深度防御体系中,在海量数据中挖掘有效信息、提高防御能力是一个新的思路。文章介绍了网络安全深度防御体系的概念及数据挖掘技术在网络安全深度防御体系构建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6.
小波软阈值滤波在信号去噪中的有效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高幅度和宽尺寸的噪声要素,尤其是当有用信号的幅度和噪声尺度相差不大时,使用传统的傅里叶滤波和一般的小波变换去噪的效果不是很好,对此提出了一种软阈值去噪方法。根据小波理论及软阈值滤波的算法,用MAT-LAB对四种典型信号和陀螺信号进行去噪仿真研究。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这种方法能有效消除高频随机信号和特定尺度的噪声,同时又能很好地保留原有的有用信号。  相似文献   
117.
海杂波是影响海雷达工作性能的一个重要因素。在检测和跟踪目标之前抑制海杂波非常必要。通过对海杂波和舰船目标的幅度和相关特性的分析,根据图像分割和形态学滤波原理,从图像处理角度,提出了一种海杂波抑制方法。用实测雷达数据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18.
陈雪  郭书杰  朱会 《舰船电子工程》2009,29(12):164-167,175
构件的分类与描述是构件库管理系统的核心。文章在研究经典刻面分类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动态权重的数字化刻面分类模式。该模式通过原子术语数字化、动态权重的引入以及构件间相关度的定义,将构件的检索过程转化为n维空间中向量与矩阵的乘法。改进后的分类模式有效提高了构件检索时的查准率与检索效率。  相似文献   
119.
对内部进行了防水吸声处理的海水消声器进行了声学计算,提出了分析此类问题的数值仿真方法:首先运用分层媒质理论对含空腔防水吸声层的声学性能进行计算,利用ANSYS建立海水消声器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导入SYSNOISE软件中并将防水吸声层的吸声系数及表面声阻抗作为边界阻抗计算消声器内部声场的声压分布以及传递损失。对某内覆防水吸声层的海水消声器的声学特性进行了数值计算和分析,研究结果对提高含防水吸声结构海水消声器的降噪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0.
采用甘氨酸-硝酸盐燃烧法制备了钙钛矿型复合氧化物La0.3Ca0.7FeO3,并用X-射线衍射分析,扫描电镜,X-射线能谱仪对纳米晶体的晶型、晶粒大小、形貌及组成进行表征.用乙炔黑为载体制备功能氧电极,采用三电极体系,测试循环伏安曲线.结果表明:800℃焙烧2 h得到完整的晶体,晶体粒子大小均匀,粒径为17.9 nm,为菱形晶系;同时该氧电极具有明显的电催化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