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4篇
  免费   28篇
公路运输   121篇
综合类   115篇
水路运输   89篇
铁路运输   62篇
综合运输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水喷淋系统是海上平台上非常重要的安全保护系统之一,喷头的选型是水喷淋系统设计中的重点和难点。对此结合海上平台的特点,从理论和海上工程应用等方面进行了论述,提供了海上平台水喷淋头喷头选型的方法,可供同行参考使用。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某移动电站故障率高的原因并非设计之差,除制造环节失控外,还与运行环境恶劣、使用维护不当有关,阐述了可靠性恢复与改进的途径,并对维修性的提高改善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3.
轨旁无线设备(TRE)是地铁信号系统车地无线通信的重要组成部分,TRE供电系统是确保车地无线通信连续的重要系统。从地铁供电系统、信号电源屏系统、TRE及其电缆布置方式三方面着手,采用常规分析法和故障树分析法,定性、定量地分析常规结构下TRE供电系统的可靠性,以论证其可靠性是否满足要求,并探寻其短板。  相似文献   
4.
北京地铁线网规模不断扩大,客流量不断增多,给地铁安全生产运营和车辆检修带来了越来越大的挑战。阐述应用信息化技术建立地铁安全生产管控信息平台辅助车辆检修管理的实践及探索,对平台架构、网络拓扑、功能模块、数据库的设计思路及实现过程进行详细叙述。对地铁车辆检修现状进行分析,产生需求;利用C/S与B/S模式相结合,研发出适用于地铁车辆检修的安全生产管控信息平台;应用智能手持终端及其APP的研发,实现车辆检修的标准化作业流程管控、数据采集,应用后台数据积累和程序运行,形成大数据分析。  相似文献   
5.
汽车防追尾碰撞数学模型研究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为了提高车辆在高速行驶状态下的主动安全性能,研究了处于追尾行驶状态的本车与前车的运动学特征;针对前车的不同运动状态分别推导出了跟车距离的计算模型并分析了模型中3个关键参数的随机性和动态性,对制动迟滞时间提出了基于模糊推理的确定方法,对本车制动减速度和前车的运动加速度提出了比较实用的动态测算公式;另外,研究了防追尾碰撞的控制与执行,建立了动态调整安全制动停车距离的神经网络模型,提出了基于危险裕度判别的安全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国内外城市轨道交通车辆产品标准体系的现状,重点介绍了城市轨道交通车辆产品标准体系的总体要求、结构搭建、产品标准的制修订,以及标准的实施和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7.
8.
通过并列耦合双吊索节段模型的整体测振与测力风洞试验,研究不同间距下双吊索的整体振动行为与气动阻尼特性。引入驰振气动阻尼非线性项的动力方程模型,得到非线性振动的近似解析方法。基于弹性悬挂节段模型动力响应识别出驰振非线性气动参数,并与经典单自由度驰振理论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并列耦合双吊索在一定工况下会发生剧烈的整体尾流致振现象,结构阻尼比对其起振风速影响明显;经典驰振理论求得的气动负阻尼绝对值要小于识别得到的气动负阻尼绝对值,横、顺风向两自由度耦合失稳较单自由度驰振更易发生。  相似文献   
9.
针对船舶机舱内设备的便捷操作需求,采用STM32F429芯片和RA8876M显示控制器,研究设计一套适于船舶机舱使用的具有接口丰富、操控便捷和应用场景丰富等优点的一体化显控模块。RA8876M显示控制器能在无操作系统环境下正常工作,有助于降低模块整体应用程序的开发难度;利用RA8876M显示控制器配套上位机软件可视化编程的优势,能大幅缩短软件开发周期。通过在某船舶机舱延伸报警系统中应用,验证该一体化显控模块具有优良的工作性能。  相似文献   
10.
水下机器人姿态角LQR-鲁棒方差控制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自动平衡控制系统作为物理仿真系统对水下机器人姿态角控制进行实验研究.结合具体系统设计了鲁棒方差控制器,分析了设计参数和系统参数变化对系统性能的影响.针对系统对大偏差和小偏差不同的要求,采用了LQR控制和鲁棒方差控制复合控制器;结合实际参数不确定范围确定了合理的设计参数范围;进一步结合实际调试中的具体问题确定了适当的系统参数.研究表明,LQR-鲁棒方差控制策略可以保证系统在较大范围的参数变化时保持稳定,有适当的带宽,并对随机干扰实现了合理的抑制.研究结果可供研制水下机器人控制系统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