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1篇
公路运输   20篇
综合类   14篇
水路运输   6篇
铁路运输   3篇
综合运输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对于串联锂离子电池的均衡问题,我们提出了一中基于模糊逻辑控制的智能电池均衡方案。该电池均衡方案是由一个带有能量转移电容双向的DC-DC控制器,这个能量转移电容可以用于设计能量均衡系统中的无损耗均衡器。仿真和实验的结果表明锂离子电池组的均衡性能良好。模糊逻辑均衡控制策略可以减少32%的均衡时间。  相似文献   
12.
詹程阳  金康康  陈建兵  何亮 《公路》2021,66(7):240-249
研究了不同温度下表面活性温拌剂对透水沥青混合料性能的影响规律以及温拌剂对沥青胶结料黏温特性和基本性能的影响;分析了温拌透水沥青混合料的体积特性;研究了温拌透水沥青混合料的关键路用性能,包括高温性能、水稳定性以及抗飞散性,并对其进行了效益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表面活性温拌剂对高黏沥青的性能影响不大,但可以显著改善透水沥青混...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发动机台架、道路试验后机油倾点的检测,分析了发动机台架、道路试验后机油倾点变化的原因。为考察发动机研发过程中油品与发动机的匹配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陈熙  赵龙  孟森  周子栋  何亮  蔡皓东  乔亚宁 《公路》2023,(6):329-343
为研究沥青混凝土自愈合性能,为沥青路面养护技术中的自愈合方向提供理论及数据支撑。基于有限元方法,分别考虑了感应加热系统模型及感应加热数值计算模型,构建了多物理场下的钢砂沥青混凝土感应加热有限元简化模型,针对其感应加热自愈合过程进行了仿真分析,分别研究了电流强度、钢砂掺量及加热方式对感应加热的影响特性与能量分析,探究了不同情况下感应加热的机理及规律,并对耗散功率、耗散能以及能源利用率做分析。定义了两个新参数:有效愈合深度指数E1与感应加热时间指数E2,并结合有效愈合深度,联合评价感应加热的综合效益以优化参数配置。结果表明:电流强度越大或试件的钢砂掺量越大时,感应加热速率越快,由此形成的层间温度梯度越大,而钢砂产生的耗散能却会减小;感应加热停止时,有效愈合深度随加热时的电流强度与试件钢砂掺量的降低而减小,感应加热效果变差;处于自然散热阶段的试件的温度场在横向上呈现“翘曲分布”现象,即试件温度中心高而边缘低,层间温度梯度向着趋于零的趋势逐渐减小;可通过增大感应加热电流强度或钢砂掺量,采用较大循环加热时间、较短加热间隔的间歇式加热提高感应加热的综合效...  相似文献   
15.
本文针对近岛礁浮式平台,提出了一种桩柱式系泊系统设计方案,并基于三维势流理论与时域分析方法,对所设计的浮式平台桩柱式系泊系统以及船舶停靠下考虑多体水动力干扰的整个系统开展了浅水环境下水动力性能与系泊特性分析,为平台的水池模型试验、系泊系统的设计优化以及考虑船舶停靠的作业状态允许海况提供依据与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6.
马士杰  周子栋  张正超  何亮 《公路》2023,(1):368-377
在水泥钢渣混凝土路面上应用生命周期评价(Life Cycle Assessment),并使用公路路面设计程序系统HPDS分析钢渣掺量对路面强度的影响,以长200 m、宽3.5 m×2的双向单车道水泥混凝土路面为功能单位,从材料生产运输、施工建设2个阶段对4种钢渣掺量的路面设计方案进行计算分析。研究表明材料生产阶段中,碳排放的主要影响因素是钢渣掺量和钢渣加工工艺排放;掺钢渣的路面结构方案在建设期碳排放中,在未稳层掺60%钢渣的方案二碳排放最优;整个生产周期,材料生产阶段碳排放值增幅大于运输和施工阶段增幅;所有方案碳排放情况与能耗分析相似,综合考虑最具减排潜力的方案为水稳层和未稳定层均掺60%钢渣的方案三。对钢渣路面中钢渣运距进行敏感性分析表明,含钢渣与无钢渣方案碳排放与能耗相等时,钢渣运距与天然集料运距强相关,两者差值随运距增加而逐渐增加。敏感性分析确定出路面结构方案中钢渣的最佳掺量为40%,符合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需求。  相似文献   
17.
为应对传统动态需求下单一车辆配送成本高、时效差等问题,通过共享地铁剩余运能将地铁网络融入城市末端配送网,提出基于地铁和货车联运的动态选点-路径问题。从联合运输配送成本最小化角度出发,考虑动态需求、客户服务时间窗、多转运点接送等因素,构建地铁转运点选择、货车调度以及接运配送路径的两阶段动态选点-路径整体优化模型。针对模型特征,设计“初始阶段+动态阶段”的两阶段启发式算法,将Mark-Sweep算法和蚁群算法相结合求初始解,再设计双层启发式集成算法求动态解,为提高算法的求解质量和效率,外层遗传算法采用矩阵编码结构并通过截取掩码方式改进交叉变异算子,内层蚁群算法采用关键值编码结构并改进多点接送概率选择操作,通过内外层信息交互实现选点和路径的集成优化。最后结合不同算例验证模型与算法的合理性及有效性。结果表明,基于地铁和货车联合运输开展动态配送,不仅能有效提高配送时效性和精准度,而且能使配送成本降低约18%。  相似文献   
18.
日本造船工业发展的经验及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简要回顾了日本造船工业在“二战”之后迅速崛起的历史,对其发展经验作了系统的概括与分析,并为我国船舶工业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9.
为揭示多孔沥青混合料孔隙堵塞机理,开展了多孔沥青混合料堵塞模型试验与仿真模拟结合研究;基于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与离散元软件PFC3D V5.0分析了多孔沥青混合料孔隙特征,得到了多孔沥青混合料的孔隙数据;在PFC3D V5.0中投放各粒径集料并根据孔隙特征生成压实虚拟试件,以MATLAB切片对比实际试件孔隙图像验证模型准确性;在自重条件下设置特定级配组成堵塞物侵入多孔沥青混合料试件模拟仿真,并以室内试验结果对照验证,改变投放堵塞物粒径,分析了试件孔隙衰变率,找出了堵塞敏感颗粒;在自重条件下引入流体模拟仿真试验,改变了流体渗流速度,分析了试件堵塞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PFC3D V5.0生成的虚拟试件具备较高的精确度,仿真揭示了试件堵塞规律,小颗粒除堆积于喉孔处产生堵塞外,还会在嵌挤成型后与大粒径颗粒积聚产生堵塞;自重条件下的堵塞主要集中在混合料试件上层30 mm处,相应堵塞敏感颗粒粒径分布为0.150~0.600 mm,堵塞颗粒粒径分布对堵塞结果影响较大;在重力与流体条件下,随着渗流速度从0.005 m·s-1增加到0.030 m·s-1,孔隙衰变率变化速度增加,残留在混合料内部的堵塞物减少,孔隙衰变率减小,排水沥青路面在设计与养护时也需将当地降雨条件带入考虑。  相似文献   
20.
提出了基于VGG16-UNet语义分割模型的路面龟裂分割技术,开发了该模型提取龟裂形态的量化评价方法;通过移动拍照设备采集路面干燥、浸水与存在道路标线影响等不同条件下的龟裂图像,构建了涵盖轻度、中度、重度3种破损程度的多场景龟裂图像数据集;分析了VGG16-UNet、VGG19-UNet、PSPNet、SegNet与DeepLab v3 + 语义分割模型的龟裂图像分割效果与相应分割指标,明确了最优分割模型并提取了龟裂形态特征;对比了外接正矩形、最小外接矩形和凸包3种轮廓形状拟合边界方法,确定了最优拟合边界,并据此计算了龟裂面积;提出了基于轮廓边界极点坐标的龟裂块度计算方法, 分析了路面龟裂面积和块度特征。研究结果表明:VGG16-UNet模型与VGG19-UNet、PSPNet、SegNet、DeepLab v3 + 这4种语义分割模型相比,VGG16-UNet具有数量为14 710 464的最小总参数量,模型训练速度可达每个世代训练时间为118 s,并能达到每个图像0.021 s的最高预测速度,同时在公开数据集Crack500、CrackTree与EdmCrack600中对复杂背景的裂缝分割准确率为81%,召回率为82%,调和均值为0.81,平均交并比为0.73,优于4种对比模型,模型泛化能力更高;凸包边界拟合方法计算龟裂面积最小,相较于外接正矩形与最小外接矩形边界拟合方法,拟合率分别提高了14.47%、9.30%,能得到最优的路面龟裂轮廓边界;基于轮廓边界极点计算的龟裂块度能有效评价龟裂破损程度,弥补了现有路面龟裂块度的计算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