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8篇
  免费   6篇
公路运输   103篇
综合类   55篇
水路运输   71篇
铁路运输   62篇
综合运输   1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7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71.
陆艳蓉  揣明卫 《天津航海》2000,(3):37-37,40
“国际海事组织”(IMO)已成立52周年了,在这52年中,IMO通过采取一系列措施,在维护海上安全,防止船舶污染,促进海上运输便利等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该文简要介绍了IMO的主要历程。  相似文献   
172.
仅从造船技术角度对广州秦汉遗址进行详细分析后,认为既不能在该遗址的"船台"上造船 ,也不能在该遗址的"滑道"上下水,该遗址绝不是造船工场遗址.  相似文献   
173.
江苏交通信息系统(JSCD-NET)网络工程已经妄动和部分实施。本文较详细地阐述了该工程的建设目标与原则、网络系统的设计、网络设备选型以及关键技术等。  相似文献   
174.
针对既有激光准直系统存在激光弦抖动现象和人工测量无法直接检测轨道中长波平顺性的问题,为进一步提高轨道几何参数测量精度,结合捣固车现场实际作业模式,提出发射车+接收车+接收车的“一发两收”模式,开展基于三点激光准直原理的轨道测量技术研究。通过激光弦、轨距、超高、里程计等多传感器数据融合,测量轨道内部几何参数;构建三点式激光准直矢距测量模型,解决了激光弦抖动漂移误差问题;采用接收车跟随自走行技术,提高了测量效率。现场试验结果表明:使用三点弦技术方案测量得到的轨向、高低、正矢、轨距、超高等轨道内部几何参数满足现场使用的误差要求,可为数字化、智能化捣固提供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175.
提出了一种适用于临时维修作业捣固车的前端轨道偏差自动测量技术方案,测量系统采用惯性导航系统测量原理,结合智能化、集成化测控技术,搭载于捣固车上同步进出作业区间。利用测量系统在捣固车作业前后对施工区段进行轨道几何参数测量与数据处理,指导捣固车精细化作业的同时,保证捣固与测量同步,有效解决传统模式存在的人工上道频繁、效率低、劳动强度大等问题。选取试验线进行快速且多次测量,自动计算获取轨向、高低、轨距、超高、高程等轨道几何参数,且各参数重复性偏差均达到指标要求。  相似文献   
176.
基于SAR图像均值变化,提出均值扩展分形,用于目标检测。由于均值扩展分形利用图像均值变化实现目标检测,所以其不仅保留了扩展分形特征的优点,而且还具有区分亮目标与暗目标和区分紧邻目标2个重要特点。有利于SAR图像目标检测。通过与小波分形的实验比较验证了均值扩展分形的优点。  相似文献   
177.
华南海港钢筋混凝土暴露十年试验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通过对华南海港钢筋混凝土暴露十年的试验数据分析,说明在各个区域内氯离子积聚量聚深度的变化均不成直线递减,水位变动区的氯离子积聚量为各区域之首,大气区氯离子积聚量甚微,并得出在浪溅区,水位变动区,水下区的开始锈蚀年限等。  相似文献   
178.
为探讨巨跨超扁平地下洞库勘察设计和施工运营过程中的关键技术难题,采用文献调研、理论分析和实践验证相结合的方法,对巨跨超扁平洞库洞室稳定机制、关键性地质参数及其评价体系、定量化设计方法、施工工艺工法以及监控技术进行研究。得出: 1)通过及时、主动的支护体系有序调整围岩承载力是巨跨超扁平地下洞库成洞的关键。2)巨跨超扁平地下洞库围岩稳定性评价方法必须考虑尺寸效应,结构面产状、地应力、跨度、高跨比、摩擦角是影响围岩稳定性的显著因素。3)喷+锚+网柔性支护体系是合适的,宜采用“以数值计算为主,类似大跨经验为参考,施工监测动态反馈调整”相结合的综合设计方法。4)采用预留双岩柱支撑开挖方法是合理的。5)应采用多种手段对结构及围岩应力场和位移场进行监控量测,可采用“以收敛和沉降指标为主,围岩内部位移指标相结合”的综合判断方法,评判施工及运营过程中围岩的稳定性和结构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79.
针对新开通高速铁路隧道潜在病害和新建高速铁路隧道衬砌质量检测效率低的问题,研发了高速铁路隧道检测车。检测车具有3条检测臂,可同时检测隧道上部3条测线,最高检测速度可达10 km/h。在一新建双线高速铁路隧道进行了检测臂未端跟随试验。结果表明:该检测车性能稳定,安全可靠,人机交互界面良好,操作方便;检测臂端部与隧道内壁距离能较好保持在(100±20)mm,很大程度上提高了隧道衬砌质量检测效率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180.
简要介绍了一种新型电动滑移门驱动系统的设计,分析了它的工作原理、基本结构以及系统设计等领域。通过整车试验以及市场表现,该电动滑移门系统使用方便,质量稳定,达到了各项性能指标和客户满意度要求,体现了商务车的豪华、智能等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