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0篇
公路运输   17篇
综合类   17篇
水路运输   1篇
铁路运输   2篇
综合运输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基于VA one软件平台对某散货船尾部试验模型进行噪声预报及控制效果分析.分析中采用的是统计能量分析法(SEA),在验证计算方法正确的基础上,首先采用新规范标准对10个主要舱室的噪声水平进行预报研究和比对,分析其中舱室噪声超标的可能原因.然后对该分析模型进行不同控制技术的研究分析——吸声技术、隔声技术和阻尼减振技术,并比较在不同位置敷设阻尼材料的降噪程度.研究表明:采用吸声、隔声和阻尼减振技术对降低船舶舱室噪声有显著效果,在激励源舱室敷设阻尼材料,仅对非激励源舱室降噪效果明显,且约束阻尼要比自由阻尼结构对噪声控制效果更有优势.研究结论可以作为船舶舱室噪声实际控制的参考.  相似文献   
22.
某SUV车型在项目研发阶段进行整车涉水性能试验,在试验过程中发现油箱维修孔盖漏水,文章主要对其漏水原因进行详细分析,并提出具体整改方案,解决油箱维修孔盖漏水问题。  相似文献   
23.
铁路行车安全系统本身是一个部分信息未知的灰色系统,使用其他方法较难获取完整的事故致因信息,并据此建立可靠模型.在比较现阶段学者所采用的各类事故预测方法的基础上,选取2015—2019年铁路交通一般类事故统计数据,运用灰色预测法建立GM(1,1)模型,将模拟得到的2015—2019年数据与原始数据进行精度检验对比分析,验证模型的可行性.检验结果显示:后验差比值C=0.3391,小误差概率P=1,精度等级均为一级,灰色关联度ro1为0.8787,说明建立的模型具有可行性.预测结果显示2020—2022年的铁路交通一般类事故发生数分别为78、73和69,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24.
结合工程实例,对某公路桥梁施工中预应力混凝土的可靠性进行分析,介绍了预应力混凝土可靠性检测方法,结合具体情况,提出有效的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25.
本文对我国汽车行业采标现状进行分析,提出当前存在的问题及相应的对策建议,有利于促进中国标准与国际标准接轨,提高国际标准转化率,更好地指导汽车标准化工作实际。  相似文献   
26.
水泥混凝土路面性能评价指标的建立
  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性能衰变规律研究既是研究水泥混凝土路面不同时期的性能变化规律,这样,首先需要对不同时期的水泥混凝土路面性能进行合理的评价,进而研究其性能衰变规律,并可对水泥混凝土路面的预期性能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27.
为评估图形用户界面(GUI)测试用例集的充分性,提出了基于窗口导航有向图的覆盖准则.用有向图中的顶点表示GUI中的窗口,弧表示用户输入,描述用户与GUI的交互关系.基于窗口导航有向图,提出了顶层窗口覆盖、用户输入覆盖和n长度用户输入序列覆盖准则,并设计了相应的覆盖率算法.实验结果表明,符合这些覆盖准则的测试用例集能够达到90%语句覆盖率,且使故障发现率达到79%.  相似文献   
28.
据行业调研,在汽车使用过程中车门漏水问题屡见不鲜,此问题在各大汽车厂家的很多车型当中都有出现,给客户和汽车厂家带来了极其严重的影响。文章结合对汽车车门的淋雨试验分析,详细介绍了车门漏水的各种原因及整改措施,为解决车门漏水问题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29.
针对汽车散热器在实车环境中内、外流场不均匀对散热性能影响无法判断的问题,提出采用场协同原理分析对流散热结果。首先建立发动机舱前端冷却模块模型,结合已有的经验公式和数值仿真方法对模型进行简化;其次运用多尺度耦合分析散热器在内部热介质流场和外部冷介质流场下的流动传热特性,并通过试验对仿真模型进行验证;最后利用场协同原理分析散热器散热特性,并提出内流场优化思路。优化结果表明,在散热器最为严苛的工况下,散热管表面温度标准差提高了29.01%,出水温度降低了1.32℃。  相似文献   
30.
建设与拆迁的废料是建筑和基础设施行业发展的必然产物。以中国为例,近几年废料的数量以每年大约1400万t的速度急剧增加,而这些废物的存在势必会破坏环境和城市的文明面貌。建造大型废物处理场或者将这些建筑垃圾填埋都会产生巨额的费用。同时,在实际建设过程中常常存在原材料稀少的情况,需要采石、加工和长途运输,这些工序往往消耗较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对废料的回收及二次利用可以同时解决上述问题。对废弃混凝土和砖块混合物(RCA/RCM)用作柔性路面材料的研究中,还鲜有采用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SSVM)来预测散体材料的弹性模量相关的研究。该文建立LSSVM模型预测RCA/RCM混合物的弹性模量,并与回归模型、人工神经网络模型进行比较。同时通过常规试验和先进试验对所研究的混合物进行评价,并通过重复载荷三轴试验确定混合物的弹性模量值。利用回归模型、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和LSSVM模型对所研究的混合物的弹性模量进行预测和比较,优化最佳设计模型。结果表明:LSSVM模型可以作为一种新的工具来评估RCA/RCM混合物的弹性模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