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篇
  免费   3篇
公路运输   13篇
综合类   18篇
水路运输   17篇
铁路运输   35篇
综合运输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31.
本文对武广客运专线韶关至花都段球状风化花岗岩地段,采用地质调查、钻探及物探等多种手段,揭示了球状风化花岗岩的分布规律,并提出了地表调绘分区、物探宏观控制、钻探具体揭示的花岗岩球状风化勘探技术。  相似文献   
32.
本文在对某铁路(武广客运专线韶关一花都段)沿线花岗岩地段进行工程地质钻探的基础上,对该地段花岗岩球状风化的地下分布规律进行统计分析,揭示了在该花岗岩地段地下隐覆的花岗岩风化球具有风化球埋深主要集中在0~40m之间、风化球竖向球径集中在0~5m之间、风化球表现形式主要为W3含W2的特点,并据此提出相应的工程建议。  相似文献   
33.
广东花岗岩地段球状风化地下分布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涛  吴光  王华  李建强 《铁道建筑》2007,(1):104-105
通过对武广客运专线广东韶关至花都段花岗岩地段钻孔岩芯特征的相关分析,揭示了该花岗岩地段球状风化具有“上小下大、上多下少”的地下分布特征,并提出了相应的工程建议。  相似文献   
34.
2005年10月29日.台湾高速铁路(新干线)在台湾南部的台南县试通生成功达到了最高时速300公里,作为当前亚洲最大的基建项目之一。全长345公里的台湾新干线将贯穿台湾两个最大的城市台北和高雄,预计运行时速能由目前的300公里提高到350公里往来两城市的旅圩时间将由使用传统路线的4小时缩短为90分钟。  相似文献   
35.
在综合分析了岩溶、基岩裂隙和水库对隧道涌水的影响后,对隧道涌水量进行计算,探讨了复杂地质条件下隧道涌水量的计算方法,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工程建议。  相似文献   
36.
针对站城融合模式,提出对既有铁路车站及其影响区域的城市功能开发体量预测方法.考虑车站周边道路交通剩余能力和城市规划中对土地容积率的要求,协调枢纽城市功能和交通功能体量的比例关系,建立铁路既有车站城市功能的体量预测模型,并利用商业求解器对模型求解,得到各业态开发总体量的范围.以重庆沙坪坝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功能开发为例,检验求解结果与实际开发体量的契合度及有效性.分析枢纽交通功能占比和容积率的敏感性,验证模型的适用性.计算结果表明,本文方法能有效利用道路承载能力,在适应城市整体发展要求的情况下,实现枢纽和土地的一体化发展,为投资者加强土地集约开发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37.
地应力的分布规律严重影响地下工程建设,获得开展工程区域地应力场分布对指导支护结构的设计具有重要意义.在鲜水河断裂带某隧道工程区采用钻孔水压致裂法进行了深孔地应力测试,基于地应力测试结果,得到了开展工程区域地应力随深度的变化规律,并利用数值模拟进行地应力反演.结果表明:地应力随深度的增加而逐渐增加,其中最大水平地应力的递...  相似文献   
38.
城市群城际轨道交通功能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城市群发展速度不断加快,城市群间城际客运呈现旺盛的增长态势,传统的铁路客货混合运输模式和客运长途运输制约了铁路客运能力,尤其是区域经济发展。城际轨道客运模式具有大能力、高密度、公交化的特点,正好满足城市群内部各城市、城镇之间的城际客流。  相似文献   
39.
为分析基底空洞条件下重载铁路隧道铺底结构的动力响应特性,确定其潜在易损部位,依托大秦铁路摩天岭隧道工程,采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建立列车-隧道-围岩一体化三维数值模型,分析列车荷载单独作用和围岩压力与列车荷载共同作用两种工况下基底空洞对铺底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基底空洞会明显增加隧道铺底结构的动力响应,列车荷载单独作...  相似文献   
40.
研究目的:西部艰险山区受地形、气候及复杂地质情况的影响,制约了铁路勘察精度,以往的研究仅仅是天空地技术的简单组合,对于方法的综合应用论述不够,本研究基于西部山区铁路勘察的关键问题与实际需求,提出融合地质体时空演化过程识别的四维勘察体系,旨在为西部山区铁路勘察领域的科学研究和勘察工作提供参考。研究结论:(1)构建了一套“天空地井”的四维勘察体系,将传统的现状勘察提升为地质体灾变演化勘察;(2)详细阐述了不同地质问题下“天空地井”技术组合原则;(3)采用“天空地井”融合勘察技术将大大提高西部山区岩性、构造、地质灾害、深部地质特征的勘察精度,该技术可广泛应用于复杂艰险山区铁路勘察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