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9篇
  免费   10篇
公路运输   88篇
综合类   53篇
水路运输   39篇
铁路运输   46篇
综合运输   3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多相整流谐波抑制技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刘凯  李明勇 《船电技术》2005,25(3):26-29
随着交流电力推进技术在船舶行业的广泛应用,变频器等电力电子设备也被广泛的使用,变频器在输入回路会产生大量谐波。本文通过分析六脉动整流、12脉动整流、24脉动整流时电网的谐波含量,得出多相整流可以有效减小电网谐波的结论,最后提出了24脉动整流变压器的一种实现方案。  相似文献   
102.
文章首先对鱼雷寿命、贮存、任务剖面进行分析,设计出鱼雷在不同阶段的剖面图,进而分析了鱼雷在运输、库房(技术阵地)贮存、艇上装载和实航各个阶段所受到的应力以及各应力对鱼雷寿命的影响,最后按照一定的规则对多个任务的试验剖面数据进行处理合成后得到综合试验剖面.设计所得的综合试验剖面对鱼雷进行可靠性试验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3.
104.
针对某轻型商用车稳态回转时侧倾度偏大的问题对其悬架进行优化改进。基于ADAMS/car搭建整车多体动力学模型,通过前悬架反向平行轮跳试验、后悬架理论计算验证了悬架仿真模型的准确性。进行整车稳态回转工况和转向盘中间位置转向工况仿真分析,结果表明,车身侧倾度偏高。为实现操纵稳定性优化分析的流程自动化,提出了基于modeFRONTIER的联合仿真方法。以悬架设计参数为优化变量,以汽车的侧倾度与横摆角速度响应滞后时间为优化目标,采用拉丁超立方试验设计方法拟合得到混合代理模型,并结合多目标粒子群优化算法对悬架系统进行多目标优化,获得了悬架系统优化方案。优化结果显示,在不影响平顺性的前提下,汽车车身侧倾度降低了13.93%,横摆角速度响应滞后时间降低了2.75%,整车操纵稳定性得到了提升。  相似文献   
105.
设计一系列内置不同尺寸半球形凹坑结构的V字形板式换热器板片,利用ANSYS FLUENT软件探究各型板片的换热性能。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加入半球形凹坑结构能使换热器触点周围高速流动区域流体的流动更均匀,并明显增大较宽流道区域内流体的流动速度,提升换热器的换热性能;随着结构尺寸增加,半球形结构内部流体的流动更剧烈,流道内流体受到的扰动作用更强,流道内的温度场、速度场和压力场的增幅越来越大。综合考虑扰流结构对传热效果的提升作用和摩擦因子的增加发现,Ⅳ型板片(凹坑半径为3 mm)的传热效果最佳,与传统板片相比,其传热效率提高24%。  相似文献   
106.
跟驰过程中,在保证安全性的前提下为了提升自适应巡航控制(ACC)系统的舒适性和燃油经济性,研究了多目标自适应巡航控制算法.在建立车间纵向运动学模型的基础上,根据模型预测控制理论,设计综合考虑安全性、舒适性、燃油经济性以及车辆自身限制等因素的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并引入松弛因子向量软化硬约束边界解决无可行解问题.进一步在滚...  相似文献   
107.
本文在全面分析铁路货运企业发展第三方物流的必要性和优势条件的基础上,深入探讨现有管理体制和创新型管理体制下铁路货运企业发展第三方物流的两种主要途径,并进一步提出了其发展第三方物流的主要策略。  相似文献   
108.
109.
在本文中,我们指出Le'vyLaplacian和Euler Laplacian的导数性,并利用该性质给出文[9]中关于Le'vy Laplacian特征泛函及Hida-Saito公式的两个直接证明。  相似文献   
110.
国内关于快速路已形成详细的工程技术规范,但从城市发展角度对快速路体系规划理论源起则鲜有研究。对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启城市机动化交通进程以来的经典城市规划理论进行梳理,剖析其中道路发展从被动适应城市空间拓展到主动引导城市空间布局的理论演变,研究快速路规划理念的形成历程。对比国内外快速路发展历史,总结中国快速路“自下而上”式发展特色。以武汉市为例,从城市空间规划角度,对大城市快速路系统的完善与发展提出思考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