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篇
  免费   4篇
公路运输   35篇
综合类   26篇
水路运输   21篇
铁路运输   17篇
综合运输   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51.
对于传统发动机而言,能够保证发动机正常工作的冷却液温度值为80℃~90℃左右,而对于目前常用的电控式发动机,由于其普遍采用强制循环式水冷却系统,利用水泵强制冷却液不断的循环流动,对发动机进行冷却,从而具有高转速、高压缩比和高功率的工作特点,导致机械负荷及热负荷较大,摩擦热较高,因而发动机工作时的正常水温的要求已提高到95℃~105℃.用水冷却电喷发动机已经不能满足要求,因此,无论是冬天还是夏天,电喷发动机必须使用优质冷却液作为冷却介质.  相似文献   
52.
本文将普通数控铣床增加一套简易的附加铣齿装置,使之成为简易的数控铣齿机床,实现一机多用。为了验证理论推导和数值计算结果,本文在XK5040O数控铣床进行了数控加工实验。  相似文献   
53.
柴油机混合动力总成硬件在环仿真系统硬件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一种新型集成硬件在环仿真系统,并利用该仿真系统进行了柴油机动力总成系统和混合动力控制器的仿真试验.结果表明,该集成式硬件在环系统在集成了两种硬件在环仿真系统功能的同时,还可以对仿真系统和仿真策略进行优化,可为柴油机动力总成控制系统和混合动力总成控制系统的前期开发提供很好的仿真平台.  相似文献   
54.
我公司新建700吨龙门起重机在原设计中,刚性腿与主梁间的连接采用焊接方式.即通过两台1600吨大型浮吊提升主梁进行定位,定位完成后再进行焊接。但是该连接方式耗时长、提升作业的成本费用高,而且由于黄浦江水流及风浪变化等不确定因素,造成同步施工难度大,危险性较高。经过专家反复论证,我公司最终采用了钢法兰连接的方案。该方案对钢法兰的制作和总装要求很高,因此我们编制了详细的工艺,对各个环节进行控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5.
为提高动力锂电池在使用过程中剩余电量的估算精度,以满足电池管理系统对电池监控的要求,提出一种适用于不同温度的动力锂电池SOC估计方法。首先通过分析对比从控制算法模型中选择了2阶等效电路模型,并依据多温度点实验结果进行电池参数拟合,建立基于温度的电池参数模型。接着根据改进的扩展卡尔曼滤波算法,建立SOC估算模型。最后按照DST和FUDS循环进行快速控制原型仿真,验证该算法对不同温度的鲁棒性。结果表明,所制定的SOC估计算法,既能抑制电流噪声的干扰,又能在初始SOC值有较大误差的情况下,使估算值迅速收敛于真实值,在整个估算过程中误差保持在0.04以内。  相似文献   
56.
现代交通问题面临两大主要挑战:交通安全和通行效率,传统的解决方法是采用车辆安全保障和控制诱导等方法,随着近年来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汽车总量不断增长,交通问题日益严重,传统解决方法处理起来存在很大的局限性,近年来自动驾驶和车路协同技术的出现,为解决交通安全和通行效率提供了根本性解决方案.但目前受制于技术和成本的限制,无法满足多种复杂情况下无人驾驶,而对于一些稍微简单、结构化的场景,借助车路协同技术有望实现无人驾驶,我国高速公路基本属于封闭式道路,相对市政开放式道路来说,人对交通不利影响得到大幅度遏制,相对环境简单;其次是高速公路道路条件优良,相比市政道路路面、弯道、交叉道口来说,高速公路具有更平整的路面、更简捷的线性、更简单的互通结构,最后高速公路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包括收费、监控、通信等机电设施比较齐全,这些条件更有利于车路协同自动驾驶在智慧高速中的实现.  相似文献   
57.
吕国录  张军  刘志萌 《船舶工程》2017,39(S1):270-274
本文对船舶行业余热资源的回收技术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总结。首先简要分析介绍了船舶主机余热回收技术,其次对船舶制造企业余热利用现状进行了分析,并以船厂空压站为例,提出一套空压机余热综合利用方案,并进行了经济性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船舶企业空压站具有较大的余热回收潜力,这部分余热如能得到充分利用,将会取得较好的节能效果及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58.
为解决目前载货车圆锥齿轮在热处理加工中周期较长、能耗较高、废气排放较多及连续式渗碳炉稀土渗碳工艺稳定性较差的问题,将稀土渗碳技术应用在连续式渗碳炉中取得了较好效果,并在连续式渗碳炉上首次实现了驱动桥圆锥齿轮稀土渗碳产业化。  相似文献   
59.
介绍一种新型的铁路现场监测系统,式,实现远端馈电及数据传输的双重功能。以嵌入式为核心,采用低压电力载波的总线通信方还介绍了系统的总体设计方案、各模块的软硬件设计,以及为保证数据传输,专门定义了通信协议,实现超时重传、检错重发、广播通信、单点通信等机制。  相似文献   
60.
耙吸式挖泥船耙吸管系统的受力分析及仿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预测耙吸式挖泥船远海施工时耙吸管系统在非静态环境中的多体动力学行为,要求准确分析作用在该系统上的力。详细讨论了主要作用力:在波浪补偿器作用下的缆绳拉力、耙头与海床间的土壤剪切力、作用在耙吸管上的水流阻力及由于压力差在耙头处产生的推动力等。并以耙吸式挖泥船为例,根据得出的作用力数学模型,建立了基于ADAMS动力学分析软件的仿真模型进行验证。仿真结果与实际施工情况非常吻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