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篇
  免费   4篇
公路运输   24篇
综合类   7篇
水路运输   10篇
铁路运输   10篇
综合运输   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通过实地采集北京地铁建国门车站内设施设备、列车运行信息,以及行人在车站内的疏散情况等数据,使用相关软件处理得到列车平均发车间隔时间、进站与出站客流特征,以及客流排队、上下车等特征。在此基础上,通过仿真软件Any Logic进行建国门地铁站站台建模和仿真模拟,以换乘疏散时间作为统计指标,对换乘楼梯宽度进行适当加宽的优化设计研究。仿真分析表明,换乘楼梯拓宽至2.8 m时对客流换乘疏散最有利。  相似文献   
32.
刘聪  张世联 《船舶力学》2021,25(10):1390-1403
采用数值仿真方法研究了垂直围壁对爆炸载荷作用下固支方板动力响应特性的影响.提出包含角的概念来反映围壁高度的变化.采用控制变量法对264组具有垂直围壁方板模型的动力响应进行了计算,分析了包含角、炸药质量、板厚、相对爆距等变量对方板所受爆炸冲量和中心点位移的影响.结果表明,垂直围壁会增大目标方板所受爆炸冲量,当围壁高度增大到一定程度后,爆炸冲量趋于一定值;无量纲冲量-I仅与包含角和相对爆距有关,并提出了相应经验公式.文中同时提出了一个考虑垂直围壁影响的中心点挠厚比计算公式,并对其适用范围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33.
为保障公路桥梁的正常运行,延长其使用寿命,降低养护成本,分析公路桥梁养护管理与加固维护的意义,以此深入探讨公路桥梁养护管理与加固维护技术,从而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有力的支持。  相似文献   
34.
为明确交通瓶颈对城市出入口的影响并制定改善措施,以昆明市东三环北出入口的交通瓶颈为研究对象,进行交通流量调查,并加以分析。以各交通瓶颈的交通流量分析为线索,对其规划通行能力与现有通行能力作比较,提出各交通瓶颈的改善方案。  相似文献   
35.
刘聪  张伟 《江苏船舶》2022,(4):15-17
针对某90 m加油船输油臂基座加强结构强度的问题,依据中国船级社《钢质海船入级规范》(2018)的相关要求,对该船输油臂基座加强结构强度进行有限元直接计算并校核。运用大型有限元软件MSC.Patran/Nastran,选取输油臂0°、45°、90°3种回转角度作为计算工况,对输油臂基座加强结构强度进行计算分析。结果表明:该加强结构强度满足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36.
汽车功能复杂度的提升对人机交互系统提出了更多的需求,汽车新增的功能大多也需要通过人机交互系统与用户交互。本文介绍多模态交互在汽车的应用及汽车人机交互系统总体开发流程和具体开发方式,同时展望汽车人机交互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7.
面向服务架构的设计理念在为汽车行业带来提升的同时,也对整车信息安全提出了更迫切的需求。本文在分析面向服务架构特点的基础上,总结智能网联汽车面临的信息安全风险,提出信息安全设计架构及零信任架构的设计理念,为汽车信息安全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8.
刘聪  陈敏 《北京汽车》2021,(6):34-36,40
汽车行业技术升级对电子电气架构提出了更高兼容性、灵活性、迭代能力等要求,介绍了面向服务的电子电气架构设计,提出面向服务架构的开发流程、关键步骤及设计原则,并结合项目开发实例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39.
为更好地研究车辆跟驰特性,缓解道路交通拥堵,在车辆跟驰行为受前导车和道路环境等影响的基础上,将单车道道路虚拟为一维管道,道路上的跟驰车辆抽象成相互作用的分子。考虑需求安全距离和期望速度2个影响因素,基于分子动力学构建车辆相互作用势和分子壁面势函数,并建立基于相互作用势函数的分子跟驰模型,给出跟驰车辆的加速度模型。在实际交通环境中建立视频采集试验路段,采集试验路段不同点位的交通流样本,从视频中获得模型所需数据,并将数据分为两部分,一部分用于参数标定,其余用来模型验证。将车辆运行状态分为常态行驶、起动加速和减速停车3种。根据实测交通数据分别对3种车辆运行状态下的经典GM模型和分子跟驰模型进行参数标定,选取3种不同运行状态下的试验数据各3组,代入标定后的分子跟驰模型与经典GM模型计算模型输出加速度,并与实测加速度进行误差分析对比,结果表明,分子跟驰模型输出加速度与实测加速度之间的误差,总体上比经典GM模型要小,而且根据绝对误差方差显示,分子跟驰模型较经典GM模型稳定性更高。选取有代表性的一组跟驰过程进行数据绘图,对比可以看出分子跟驰模型输出加速度与实测数据变化趋势几乎一致,其拟合效果比经典GM模型更好。  相似文献   
4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