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篇
  免费   0篇
水路运输   65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25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刘萧 《中国船检》2012,(11):111-114
从1992年6人的家庭作坊,到2010年中国船舶救生设备发货量名列前茅,销售网络分布全球,浙江恒信船舶设备有限公司(简称浙江恒信)用20年光景奇迹般地演绎了一部从白手起家逐渐成为行业翘楚的大戏。面对如今翻天覆地的变化,江董事长告诉记者,浙江恒信正是靠"信"起家,靠"信"立业,靠"信"一路破浪前行。那么,贯穿于恒信发展史的这个"信"字到底意义何在?缘何其能将这个"信"字演绎得出神入化?  相似文献   
62.
刘萧 《中国船检》2013,(5):78-80
曾有专家指出,自上世纪60年代起,平均每6年就会出现一次集装箱船的跨越式更新换代。日前,德国交通信贷银行(DVB Bank)发布消息称,亚欧航线集装箱船平均尺寸首次突破1万标箱,我们不得不相信集运业的"万箱船时代"已经悄然到来。如今,面对着造价上亿美元的主流万箱船,以及单船货物价值或达10亿美元的天文数字,我们不禁要问:集运业是否已经准备好了接受"万箱船时代"安全风险的考验?  相似文献   
63.
尽管在助航设备愈发成熟、海洋气象科学飞速发展的今天,船舶抵御自然界影响的技术已经能够给予营运船舶提早采取应变措施,规避恶劣天气海况的能力.但现代航海业仍然受到了自然界及海洋环境因素的极大影响和制约.就在近期,多起因突发恶劣天气而起的海难惨剧令人扼腕叹息,同时也让我们再次思考,面对复杂多变的水上气象环境之时,船舶该如何去寻找那一念天堂?  相似文献   
64.
针对未来船舶向更加大型化和高技术化的发展,国际海事组织对未来航运安全的立法模式也正悄然转变。新技术、替代能源,以及增加立法的系统性、科学性、前瞻性、透明度等新动向和呼声正在推动着海事界改变目前的指令性的立法模式,让未来安全立法紧跟时代步伐向科学、风险、目标型转变。如今,处于过渡期的海事安全领域正在关注哪些新问题?对于造船、航运企业这些“脚踏实地”的实操者,新规则又将对其产生哪些新变化?本期,我刊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交通运输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共同组织,在中国船级社(CCS)召开的国际造船新公约新规范新标准第一次技术培训会议内容,归总了国际海事立法在航运安全方面的十大关注热点问题,向读者逐一介绍。  相似文献   
65.
刘萧 《中国船检》2014,(6):81-83
为确保船舶的浮力与稳性,法规对泄水孔、进水孔和排水孔管系的密性构造都有明确的规定。该规定的起源来自于《1966年国际载重线公约》(以下简称LL公约),LL公约依据管口两端在船上的相对位置,分别对阀件的类型、数量以及布置形式做了6条规定,并附有等效安装的示意图。而在《2000年国际高速船安全规则》(以下简称HSC规则)中,对阀件的设置做了5条规定,其基本内容与LL公约相同,但它另行规定的第2条"从稳性计算范围内的风雨密舱室通出的泄水孔上的阀应可从操纵室进行操纵”(以下简称“第2条”),却是LL公约里所没有的,该规定已经超越了LL公约的密性标准。有人认为,这是针对高速船高风险的特别规定,必须强制执行。而笔者认为,该规定的坂则有误,其适用性存在一定的问题,现逐项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