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3篇
公路运输   8篇
综合类   10篇
水路运输   21篇
铁路运输   1篇
综合运输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郭炎伟  刘锴 《汽车维修》2010,(10):25-25
一辆迈腾轿车,装配1.8TFSI发动机,行驶里程5.1万km。行驶中车主突然发现发动机排气系统警报灯点亮,而后不能熄灭。同时,发动机加速性能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12.
为了验证车路协同环境下道路交叉口防碰撞系统(CCPS)的实际警示效果,尤其是深入理解其对驾驶人心理和习惯的影响,日本爱知县丰田市开展了大规模实车试验,检验经过无信号交叉口从支路左/右转弯进入主干道的车辆获取CCPS信息后的冲突风险变化情况。应用统计模型分析了驾驶人社会属性、交通环境、CCPS信息提示模式(包括不提供信息、同时提供早期预警信息和晚期警报、仅在紧急情况时提供警报3种模式)等因素对驾驶人实际选择规避碰撞时间的影响,进一步研究8种类型驾驶风格对CCPS警示效果的影响,比较了高龄/非高龄群体的差异。应用PraisWinsten面板校正标准误差的一阶自回归模型有效解决了驾驶人多次试验观测的序列相关问题,较好地解析了不同驾驶风格对规避碰撞时间的影响。结果表明:除了自信熟练型驾驶人和争分夺秒型驾驶人外,该系统对其他6种类型驾驶人都具有显著影响,不同的警示方式对高龄/非高龄驾驶人的警示效果具有显著差异;现有CCPS预警设置有可能增加有条不紊型高龄驾驶人、粗心烦躁型高龄驾驶人和身份体现型非高龄驾驶人的转弯风险;通过开展面向个人驾驶习惯的CCPS系统设计,有望改进CCPS的适应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3.
在第二届中国软科学学术年会期间,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博士后沈坤荣先生就“国际资本流入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发表了自己的意见。他认为: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走上了工业化、市场化和国际化三位一体的道路,经济国际化进程明显加快。进入90年代,随着国际资本流入规模的  相似文献   
14.
港口功能、管理职能与我国港口管理体制的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港口功能 港口,是指具有相应设施,提供船舶靠泊,旅客上下船,货物装卸、储存、驳运以及相关服务,并按照一定程序划定的具有明确界线的水域和陆域构成的场所。 港口是交通运输的枢纽,执行货物在  相似文献   
15.
一、持续发展的需要 1.保持香港繁荣稳定 保持香港的繁荣稳定和发展,增强港人的信心,继续保持和发挥香港国际经贸中心的作用,是我国的一项重大决策。 尽管香港近些年总体经济保持强劲的增长,但目前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股市下跌,且在低位徘徊、楼价不稳、市民消费力下降、企业经营困难、破产个案增加、失业率上升等。  相似文献   
16.
物流新思维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物流的作用显得越来越重要。物流作为国民经济的动脉系统,它对促进经济增长,提高效率起着关键的作用。近年来,“物流”的概念与理论在国内广泛渗透,已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本文将在研究物流理论的基础上,探寻其对交通运输业的启示。 物流的概念与本质  相似文献   
17.
18.
二、港口优势分析 1.深圳港 ——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深圳与香港两地港口处于同一水域,在国际航运中均位于交通要冲。香港是当今远东乃至世界著名的自由港和商贸、金融、航运、信息中心。深圳港口毗邻香港港口,背靠我国市场经济、外向  相似文献   
19.
当今世界港口发展的趋势是:规模向大型化、结构向专业化、功能向多元化、装卸机械向自动化、管理向电脑化、模式向大自由度的国际化发展。目前世界上发达国家都在为把重点港口建设成航运、铁路、公路运输枢纽和信息中心而努力,这已成为政府关注的焦点和投资的重点之一。国外港口建设资金的来源主要有以下十二种形式。  相似文献   
20.
刘锴  王彪  孙小慧 《城市交通》2013,(4):75-80,74
为提高先进的出行者信息服务(ATIS)对交通系统效率的改善能力,需深入分析ATIS不确定性问题对主动查询或被动接受ATIS的出行者的影响。回顾了近20年的相关文献,从出行者交通信息需求及影响因素、ATIS对出行者选择行为的影响、交通信息检索行为和出行选择决策模式、ATIS不确定性的作用机理等四方面分析了ATIS不确定性问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存在问题及未来研究方向。指出既有文献缺乏对不确定性ATIS作用机理的深刻阐述,尤其缺少针对采用不同决策方式和具有不同知识水平的出行者的认知差异分析。未来研究只有关注出行者对ATIS不确定性的主观认知和感知价值,洞悉面向ATIS不确定性时各类出行者的适应性决策方法,才能有效改善ATIS的市场占有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