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3篇
水路运输   2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通过有限元计算软件ANSYS,对波浪上托力作用下高桩码头结构进行动力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波浪缓变压强 作用下,采用动力计算和采用静力计算得到的码头结构各处的内力基本相同,波浪缓变压强可等效为静力来计算码头结构 内力;波浪冲击压强作用下,采用动力计算得到的码头结构内力明显小于静力计算结果,波浪冲击压作用下的高桩码头结构 宜进行动力分析;由于波浪上托力频率与码头结构自振频率相差甚远,因此其作用下的高桩码头结构不会产生共振现象。  相似文献   
12.
传统的砂石填料由于开采限制和环保要求等因素已无法满足港口工程发展的需求。与此同时,建筑废料再利用是国内外工程技术发展的趋势。本文在研究国内外建筑废料再利用技术发展的基础上,结合港口工程技术特点,从设计、施工和检测三个方面对建筑废料再利用技术在港口工程的应用进行了探讨,供类似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13.
针对海上护岸基槽疏浚底高程的验收问题,传统钻孔方法费用高、效率低,当要求的钻孔数量较多时将显著增加项目的工期和费用.通过利用海床式C P Tu原位土工测试高效性以及价格低廉的优点,将其应用于某大型填海项目护岸基槽疏浚底高程的验收,实践表明C P Tu测试结果准确、可靠,与钻孔一致性较好,能够满足基槽验收对土工试验的所有...  相似文献   
14.
结合具体项目总结了国外工程的护舷设计方法:包括船舶设计撞击能量的计算,护舷间距的确定,以及多护舷吸能设计理念的应用等。根据此护舷设计方法,对加纳某新建集装箱码头护舷进行了优化。  相似文献   
15.
根据欧洲规范BS EN 1998的有关规定,采用有限元计算软件ANSYS中的振型分解反应谱法,对纵、横两个方向水平地震作用下的某高桩码头结构进行分析,得到码头结构钢管桩基础的轴力、弯矩等结果及其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16.
对位于菲律宾高震区的某斜坡式护岸结构的岸坡进行稳定性评估,分析国际上主流抗震设计规范,结合该工程的具体设计条件,提出合适的地震岸坡稳定分析方法、稳定标准和分析流程,并采用Newmark法和非线性动力分析对该护岸的震后残余位移进行计算。结果表明:高震区的岸坡稳定分析宜以控制位移为目标,水准1、2地震下的残余位移宜分别不超过5、30 cm;当采用Newmark法计算时宜取其上限位移,而通过非线性动力分析可获得岸坡残余位移和最大剪应变等的分布,从而对地震下的岸坡稳定做更为全面的设计和评估。  相似文献   
17.
针对深水斜坡堤堤脚块石的稳定性问题,通过二维物理模型试验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深水斜坡堤堤脚块石的稳定性随相对水深h_t/h及破坏数N_(od)的变化规律同有限水深相比存在一些差异。为此,依据试验结果对可能影响深水斜坡堤堤脚块石稳定性的因素进行深入分析,然后将Van der Meer公式做了局部修正,该修正后的公式与试验结果的一致性较好,可供深水斜坡堤设计时参考。  相似文献   
18.
基于西非某带FSU+FRU(储气船+再气化浮平台)接收终端的浮式LNG码头工程实例,探讨该类码头平面设计要点。结果表明,带FSU+FRU接收终端的浮式LNG码头码头在选址、作业标准、安全距离、泊位布置、工作平台形式等方面与常规码头有较大差别,设计时应重点给予关注。  相似文献   
19.
基于国内外设计规范和部分国际工程案例,对防波堤与护岸结构设计中在不同重现期下所采用的允许越浪量、护面块石稳定以及地震作用下的边坡稳定标准等内容进行介绍和探讨,其考虑设计工况的重现期、结合工程防护功能特点采用基于性能的多级验算标准设计理念值得在国际工程中进行推广。相比之下,国内传统设防标准主要针对效应设计值,对于抗力设计值、结构规定限值等验算标准的规定还比较单一,建议可在规范中增加适合我国国情和工程结构特点的多级验算标准。  相似文献   
20.
对高桩+板桩复合式结构进行内力分析,通过采用SAP2000和PLAXIS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不同的计算模型,得出每种模型下高桩和板桩结构的弯矩、轴力、剪力和位移等计算结果,并对结果及其产生差异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仅采用SAP2000的分析模型因高估了土体对板桩结构的支撑作用,其内力计算结果偏小;仅采用PLAXIS2D的分析模型因忽略了高桩结构的变形,其内力计算结果偏大;而采用这两种软件迭代计算的分析模型与PLAXIS 3D模型的计算结果接近,说明该计算模型的结果与实际情况较为吻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