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1篇
公路运输   14篇
综合类   4篇
水路运输   10篇
铁路运输   1篇
综合运输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5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轻度混合动力AMT汽车动力性换挡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明  秦大同  刘振军 《汽车工程》2006,28(7):671-675
在试验数据的基础上,分别建立发动机、ISG电动机和镍氢电池数值模型。综合考虑发动机节气门开度、车速、ISG电动机效率以及电池荷电状态对动力性换挡规律的影响,提出轻度混合动力AMT汽车动力性换挡规律及换挡控制方法。搭建轻度混合动力AMT传动系统试验台,并进行动力性换挡试验。结果表明,该换挡规律优于传统换挡规律。  相似文献   
22.
1 GPS测量原理及应用特点 GPS由空间部分、地面监控部分和用户接收机3大部分组成.按目前的方案,全球定位系统的空间部分使用24颗范围约2.02 km2的卫星组成卫星星座.21+3颗卫星均为近圆形轨道,运行周期约为11 h 58 min,分布在6个轨道面上(每轨道面4颗),轨道倾角为55°.  相似文献   
23.
基于dSPACE的混合动力实验台系统开发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台架试验是进行混合动力汽车开发的重要环节。相比于整车实验,台架试验具有试验危险系数小、零部件容易布置等特点,根据具体的试验对象和试验内容可以取代整车试验。介绍了dSPACE软硬件系统及其在混合动力汽车实验台系统上的应用,开发了混合动力实验台系统的平台,结合实验台系统阐述了基于dSPACE的控制系统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24.
反水雷舰艇--破雷舰发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明  刘平  杨洋 《船舶》2003,(3):1-2
本文阐述未来反水雷作战中发展破雷舰的必要性,提出了破雷舰初步发展方案及需解决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25.
舰艇航行补给接收装置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涛  李江翔  叶明 《船舶》2005,(5):15-18
舰艇航行补给接收装置有多种结构形式.本文就横向补给接收装置结构形式和纵向补给接收装置结构形式,以及优缺点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接收装置与补给装置的适配性,以及补给接收装置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6.
针对传统矿山定位监测系统中有线方式成本高、资源浪费、可操作性差等问题,将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应用于矿山微震定位。通讯系统采用由末端网络节点和中心节点构成的星形无线传感器网络结构。应用时钟同步技术,末端节点将矿震信号通过射频模块上传给中心节点,进而通过上位机完成对数据的进一步处理。该系统为无线通信在矿山越界开采监测中的应用研究。  相似文献   
27.
叶明  范井峰 《船舶》2004,(6):10-12
舰艇的抗冲击研究是一项综合且复杂的系统工程.本文主要阐述国外相关研究的现状及发展趋势,以及舰艇抗冲击综合研究的工作思路和工作程序,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8.
溪落渡水电站左岸导流洞洞身为城门洞型的特大型断面,其断面尺寸、开挖强度、施工难度都很少见。施工中精心组织,精心管理,广泛应用了各种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顶拱采用先中导洞,跟进两侧扩挖与支护;中层采用两侧预裂、中间垂直深孔梯段爆破;下层采用水平光面爆破。安全、优质、高效地完成了导流洞的开挖,对今后类似工程的施工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29.
基于对机电控制无级变速器工作原理的分析,提出电动汽车搭载机电控制无级变速器的结构方案,并相应地建立了电机数值模型、电池充电数学模型和机电控制无级变速器速比控制模型。综合考虑电机效率、机电控制无级变速器效率、电池荷电状态和整车特性,提出了再生制动时机电控制无级变速器的变速策略。在MATLAB/Simulink仿真平台上,搭建了系统再生制动性能仿真模型,并对搭载机电控制无级变速器的电动汽车再生制动性能进行了仿真。结果表明,采用所提出的变速策略与传统两挡变速策略相比,能更好地发挥电动汽车性能,提高再生制动过程中的能量回收率。通过台架试验,验证了仿真结果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0.
根据边坡地理条件和影响滑坡体的环境因素,可以利用各种监测设备对滑坡进行有针对性的监测。各种监测仪器的适用范围使监测设备在实际使用中,无法完全满足监测工程要求,因此可综合考虑多种监测方法,实现各种监测方法的优势互补,并通过各监测结果之间的对比印证,判断有效监测方案。在诸永高速公路深泽乡滑坡中,根据滑坡特征,采用了GPS与全站仪对滑坡体进行监测。监测结果表明,对于深泽乡滑坡情况而言,全站仪监测方案效率更高,在其他阶段监测工程中可作为优先考虑的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