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29篇
  免费   24篇
公路运输   459篇
综合类   375篇
水路运输   387篇
铁路运输   281篇
综合运输   51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35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45篇
  2018年   49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50篇
  2013年   37篇
  2012年   40篇
  2011年   74篇
  2010年   56篇
  2009年   61篇
  2008年   56篇
  2007年   69篇
  2006年   122篇
  2005年   75篇
  2004年   74篇
  2003年   72篇
  2002年   44篇
  2001年   67篇
  2000年   60篇
  1999年   45篇
  1998年   34篇
  1997年   43篇
  1996年   37篇
  1995年   31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23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4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1篇
  1976年   1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71.
172.
本文通过新加坡樟宜四期码头工程实例,对预应力砼管桩裂缝的成因、预防、检查与处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3.
针对汽车涂装企业的特点,从其生产过程分析切入,系统识别和确定了汽车涂装企业的重要环境因素及其控制措施,并对环境管理体系的建立及运行关注点等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对策分析。  相似文献   
174.
介绍了三点式变流器的拓扑结构、特点以及工作原理,对电压移位调制的几种排列方式及原理进行了说明,着重对电压移位调制的谐波特性进行了数学分析,利用双重傅立叶级数的方法推导了三点式变流器的谐波含量及分布,最后给出了仿真波形。其结果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75.
国产DWA型地铁工程维护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176.
根据货车制动梁检修流水线的工艺流程,分别介绍了主要工装选型、工艺布局及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177.
基于CBR和MAS的分布式故障诊断系统模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基于多Agent的分布式智能系统已成功地应用于众多领域.将CBR技术和MAS技术应用于分布式故障诊断系统,提出了一种基于CBR和MAS的分布式故障诊断系统模型,并着重研究了模型中各Agent及组成部分的功能和它们之间的协调合作问题.该模型的研究为实际应用系统的研制开发提供了理论指导和方法依据.  相似文献   
178.
介绍SPHC管桩研制的背景和SPHC管桩的特性,以及管桩制作的相关工艺,并通过SPHC管桩结构试验结果,来验证管桩设计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79.
模糊离散事件动态系统相关问题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全面表述离散事件动态系统中不确定问题以及有不确定性方法简化系统为目的,首次给出了模糊离散事件动态系统(FDEDS)的定义。以铁路系统的行车指挥问题中的不确定性问题的处理为背景,全面论述了研究FDEDS的原因。文章说明了基于列车群运行的FDEDS实验平台的研究情况,并叙述了其在铁路系统的建模,分布式行车指挥,不确定问题的处理等方面的应用,在研究面向FDEDS的建模工具和算法时,采用Petri网和OO技术相结合的方法,既有非常好的系统描述能力又有好的模型分析和验证手段,也为相关算法的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同时也对FDEDS中的模糊化等问题进行了讨论。文章中所研究的问题对进一步开展FDEDS的研究工作和研究混杂系统中不确定性问题的处理都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180.
通过室内直剪摩擦试验、室内模型试验、深井荷载试验和桩基静载试验,研究了各类桩的临界位移的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桩侧摩阻力达到极限值所需要的临界位移较桩身沉降而言是很小的,因此,合理地选择桩土荷载传递模型,正确认识桩的荷载传递机理是进行桩基优化设计的前提。本实验研究为桩的荷载传递分析提供了理论根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