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8篇
  免费   10篇
公路运输   68篇
综合类   63篇
水路运输   69篇
铁路运输   81篇
综合运输   7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1.
软土中桩长对桩承载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可压缩长桩的承载力主要由桩上部摩摩阻力提供,只有在桩顶位移较大的情况下,桩端以上的桩摩阻力才能发挥,受桩顶位移量的限制,桩长对桩承载力有较大影响,本文对此问题进行讨论,并提出优化桩长的方法。  相似文献   
212.
论述了冷芯盒制芯的优点及降低粘结剂用量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213.
分析了列车以太网互联通信网络的寻址方案定义的必要性,结合UIC 556小册子提到的面向功能寻址的方法,从开放系统互联的不同层次上进行寻址方案讨论,给出了类似于互联网中的统一资源标志符方法(IPT-URI)进行列车以太互联网的逻辑功能寻址,对列车、基本运转编组单元、车辆等不同域上分配了相应的专用网段及IP地址方法,最后介绍了动态逻辑功能地址与IP地址之间的转换。  相似文献   
214.
为研究弹性悬挂设备对列车整备车体模态的影响,将车体结构等效为自由梁,建立车体结构的n阶垂弯振动方程,并联合车体结构与设备的刚体振动,建立整备车体的刚柔耦合运动方程。通过求解系统运动方程的特征根问题,得到设备的质量、悬挂频率和悬挂位置对整备车体模态的影响规律。结果显示,当弹性悬挂设备的悬挂频率远小于车体结构1阶垂弯频率时,其质量和位置对整备车体模态影响较小,但当其悬挂频率接近车体结构1阶垂弯频率时,将使整备车体1阶垂弯频率急剧减小,且设备越靠近车体中央位置,减小越明显。  相似文献   
215.
提出了一种铝合金挤压型材车体断面型腔快速设计方法。根据车体断面的理论设计方法,求出车体、转向架、轮缘、踏面,受电弓和受流器等的横向和竖向的偏移量,并通过线性叠加的方法得到车体最大外轮廓的可设计区域;通过计算投影和曲线拟合的方法得到车体型腔的内轮廓;对型腔进行截取、分段,并对型腔内筋板的布置进行设计;利用TCL/TK语言对有限元前处理软件Hypermesh进行二次开发,建立车体结构断面型腔快速设计程序,并以车体一阶垂弯频率为评价指标对设计的车体截面进行评价。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工程化运用可行性。  相似文献   
216.
217.
圆孔蜂窝梁墩心截面正应力有限元分析与简化计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局部开设圆孔的蜂窝梁的弹性有限元分析,指出其邻孔之间的墩心截面上弯曲正应力分布不符合平截面假定,并提出按双直线分布进行近似处理,建立了相应的截面弯矩-边缘应力-受力区高度关系式,给出了受力区高度与孔径、孔距的相关方程,用之于应力计算,简便而又实用.  相似文献   
218.
为分析列车在曲线轨道上制动时车钩偏角对车辆运行安全性的影响,建立了前后两节车辆之间的连挂关系,导出车钩偏角随轨道曲线半径、车辆长度和车钩长度的关系,通过求解3节车辆的中间车辆车体的通用载荷方程,导出车辆前后心盘所受的横向载荷.运用多体动力学方法,建立3节车辆的动力学模型,分析前中后不同车辆长度下中间车辆的运行安全性.分析结果显示:列车在曲线轨道上制动时,轨道曲线半径与不同长度的车辆连挂方式对心盘处的横向力影响较大;重车条件下,车辆的连挂方式主要影响车辆对轨道的作用力;空车条件下,车辆的连挂方式会影响车辆的运行安全性.  相似文献   
219.
通过数值模拟技术,分析了在有拉延筋和无拉延筋情况下不同板厚差和不同强度组合对拼焊板盒形件成形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薄板与厚板比值大于0.5,强度比值大于3.0,拼焊板的成形极限基本趋于稳定.同时分析了拉延筋对焊缝移动量的影响,拉延筋能减少焊缝的移动量,并提出了一种减少焊缝移动的新方法,在汽车覆盖件前地板的实际生产中得到应用和证实.  相似文献   
220.
在对某隧道衬砌混凝土进行微细观结构参数和自然碳化深度测定的基础上,提出了考虑隧道内部高浓度二氧化碳影响的衬砌混凝土自然碳化速度数值预测方法。采用所提出的基于微细观结构参数的自然碳化模型对所研究的公路隧道衬砌混凝土自然碳化进程进行了预测分析,并将衬砌混凝土服役1年自然碳化深度数值计算结果 0.4 mm和预制现场取样的管片混凝土自然碳化试验结果 1 mm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两者还是相对比较符合的,因此可以判定所提出低水胶比混凝土自然碳化速度预测模型可以用于对同类型公路隧道衬砌混凝土自然碳化性能进行预测分析。预测分析结果表明,在考虑服役隧道高浓度二氧化碳影响的条件下,该低水胶比公路隧道衬砌混凝土的自然碳化速度相对较慢,其10年自然碳化深度仅为1.5 mm,15年自然碳化深度进展不明显,而其在服役100年时的自然碳化深度小于15 mm。因此,该自然碳化速度数值预测方法可以为预测评估高浓度二氧化碳条件下隧道低水胶比衬砌混凝土的抗碳化性能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