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1篇
公路运输   1篇
综合类   1篇
水路运输   15篇
综合运输   1篇
  2024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1.
兰渝铁路途经的甘肃陇南地区属泥石流多发区,该地区地质构造形态多样,基于对铁路沿线泥石流区的地质、地貌形态综合分析,对泥石流堆积体分类并归纳其工程特性,提出了隧道施工中的工程应对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2.
用ANSYS进行甲板板架稳定性计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了用ANSYS软件进行线弹性甲板板架稳定性计算的实用方法。介绍了采用ANSYS进行结构稳定性计算的理论及结构失稳计算的一般步骤,用支柱稳定性计算和板稳定性算例验证了ANSYS线弹性结构失稳计算的正确性,以此为基础研究了用ANSYS对甲板板架失稳的计算方法。通过对未简化和简化的两种甲板板架有限元模型的计算,表明采用简化的板架有限元模型可方便获得甲板板架结构的整体欧拉应力值。  相似文献   
13.
某柴油机基座结构抗冲击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ANSYS软件建立了某舰船柴油机基座的有限元模型,参照德国军标BV043/85及其他文献所提供的设备冲击谱公式,计算该柴油机基座应承受的垂向冲击载荷,用时间历程法对该柴油机基座进行了抗冲击计算。讨论设备刚性安装和设备弹性安装对基座抗冲击性能,在设备刚性安装的条件下,讨论了基座面板及纵向腹板厚度对基座抗冲击能力的影响。在设备带隔振器安装的情况下,研究隔振器刚度对基座抗冲击应力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在设备刚性安装的条件下,基座面板厚度对基座整体的抗冲击强度有重要的影响,而设备带隔振器安装显著降低基座在冲击状态下的应力。计算结果为舰船设备基座抗冲击设计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船体基座抗冲击研究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座是舰船上设备的基础,它传递设备与船体间的载荷.基座抗冲击研究是舰船抗冲击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介绍舰船抗冲击研究现状的基础上,从现有基座抗冲击设计标准、要求及基座抗冲击计算方法,阐述基座抗冲击研究现状,并提出今后基座抗冲击研究的几个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5.
模态机械阻抗综合法(MMISA)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子结构振动分析方法.它能求解含弹性部件系统的振动问题,同时克服了以往在动态子结构分析中由于各子结构自由度数不同而带来的困难,是传统机械阻抗综合法的推广.本文研究分析复杂隔振系统力学建模的模态机械阻抗综合法和其在振动分析中应用,通过浮筏隔振系统算例,讨论了弹性体模型和刚体模型的计算结果.  相似文献   
16.
吴广明  崔小鹏 《隧道建设》2013,33(11):956-959
杨家坝隧道在DK376+238~+306段以浅埋方式穿越了燕里沟泥石流沟,为了避免隧道暗挖出现拱部坍塌冒顶、突泥突水等安全事故,克服明挖深基坑施工安全风险,采用拱顶明挖、下部暗作、基底加固的方法施工,成功地解决了采用暗挖和明挖施工方法可能出现的各种安全风险,解决了基底承载力不足的难题,为隧道穿越浅埋泥石流沟做了成功的尝试,探索了软弱围岩浅埋隧道新的施工方法。  相似文献   
17.
振动控制中的功率流方法研究现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分析大量文献的基础上,对功率流方法研究的现状进行了总结。主要包括四部分:功率流理论方法的研究、结构振动中的功率流研究、隔振系统功率流研究和实验研究,最后指出了功率流方法研究的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18.
水面舰艇舷侧抗冲击防护结构形式初探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利用大型有限元软件ANSYS/LS-DYNA和ABAQUS对水面舰艇舷侧抗冲击防护结构形式进行了探讨.分别对传统单壳舷侧结构;双层舷侧结构;双层舷侧结构,舷侧边舱灌满水;双层舷侧结构,舷侧边舱注入一半水;Y型舣层舷侧结构共5种结构的抗远场水下非接触爆炸性能进行了对比计算分析.比较分析了这5种舷侧结构舰体及内部结构的加速度、速度及应力响应数值.研究表明,在远场水下非接触爆炸条件下,双壳结构的抗冲击性能比起传统单壳舷侧结构有很大的改善,而Y型双层舷侧结构的抗冲击性能则明显优于这两种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