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0篇
水路运输   25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人们借助统计的方法来分析艉轴密封的寿命规律,并未做出较准确的量化计算.引用性能参数计算法,计算MD型艉轴密封的端面磨损率,估算出MD型艉轴密封系统的寿命,并分析影响该密封寿命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对于机械维修首先应分析其失效原因,文章针对某型船用主机缸盖裂纹原因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计算。找到了引起缸盖裂纹的主要原因,分析结果已用于该缸盖维修时备品的制造、参数优化。  相似文献   
13.
对橡胶-金属环在径向位移载荷作用下的界面裂纹进行了模拟.用非线性有限元法分析了橡胶-金属环在径向位移载荷作用下的界面裂纹,分别研究了裂纹从被挤压端沿轴向、圆周方向和被拉伸端沿轴向、圆周方向界面处扩展时撕裂能随裂纹尺寸的变化情况.得出如下结论:被挤压端无论是沿轴向还是沿圆周方向扩展不可能出现裂纹扩展;被拉伸端,沿轴向扩展存在-定可能性,最可能发生裂纹扩展还是沿着圆周方向的.拟合撕裂能随裂纹尺寸变化曲线,为此类结构、载荷疲劳寿命预测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4.
人字齿轮在舰船传动系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本文为研究中心距变化对人字齿轮啮合动力学特性的影响,建立齿轮啮合的动力学模型,理论分析了中心距对齿轮啮合刚度以及啮合重合度的影响,利用ADAMS动力学分析软件对人字齿轮进行了啮合动力学特性分析。结果表明,在标准啮合的基础上增加啮合中心距,啮合重合度及啮合刚度都随之减小,啮合冲击随之增大,啮合频率的高次谐波分量幅值增加,增大了齿轮系统发生共振的风险,中心距相较于标准值有微小变化就会带来较大的啮合冲击激励。  相似文献   
15.
为了更加快速、准确地对螺栓等联结部位进行模态分析,研究了ANSYS软件中的相关算法。对某大型复杂设备应用共节点、接触算法和轴承单元分别处理了螺栓、轮齿、滑动轴承联结部位,进行了前100阶模态频率的仿真计算,并与实验结果进行了比较,比较结果表明:应用这些处理方法,其计算结果相对误差较小,振型一致。相对于传统处理方法能节省大量前处理时间,保证较高的计算精度,提高了分析效率。  相似文献   
16.
17.
舰船推进轴系有可能在运转时遭受水下非接触爆炸冲击,而以往关于冲击响应的研究只是针对非运转状况。运转状态下轴系的冲击响应必须考虑陀螺效应和轴系本身工作载荷的影响。建立了考虑陀螺效应、剪切力、弯矩、支撑轴承油膜力的推进轴系冲击动力学模型。在时间域和空间域分别采用直接积分法和Galerkin有限元法求解方程,得到了系统冲击响应的时间历程。对一工程实例进行解算,得到的主要结论为:陀螺效应即转速对响应的影响明显;工作载荷增大了系统固有频率,使得冲击响应增大,但总的响应不是工作载荷和不考虑工作载荷时冲击响应的绝对值相加;在所提工程实例中,应力响应的大值集中在轴系的两端,即螺旋桨位置和推力轴承位置,最大响应位移在螺旋桨位置。  相似文献   
18.
目前,舰艇机械设备的水下非接触爆炸冲击响应仿真计算评估已成为设备的抗冲强度考核的重要手段和优化设备抗冲设计的重要依据.全面评述了设备冲击动力学仿真建模和响应计算分析的几类方法,主要包括冲击因子法、直接积分法、(增量)模态叠加法、冲击响应谱法、动力设计分析法、有限元及其子结构法、多体动力学法、传递矩阵法等;分析了这些方法用于设备冲击响应仿真计算的理论依据、历史发展和现状以及各自的优劣;对设备联接部位的冲击动力学建模和计算也进行了介绍和总结;最后总结给出了各类方法的适宜应用场合.  相似文献   
19.
人字齿轮啮合静-动态振动特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人字齿轮副的静响应和动响应数学模型的理论分析,指出理论建模存在的问题。采用NX MasterFEM的响应分析模块,分析某船用齿轮箱的一对人字齿轮副啮合情况,计算静态接触和振动特性,提出减少齿轮系统振动损害的设想,为下一步的响应分析开展准备。  相似文献   
20.
以某型调距桨为例,建立了基于I-DEAS的三维实体模型,利用I-DEAS的三维实体动画仿真功能再现了其建模、装配过程,并进行了其机构的运动仿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