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0篇
公路运输   14篇
综合类   1篇
水路运输   5篇
铁路运输   13篇
综合运输   1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研制了一种用于舵叶和螺旋桨安装的250T船艉液压工作平台。该平台主要由行走台车、舵叶安装立架和螺旋桨安装立架等组成,以S7-300作为系统的控制核心,比例伺服阀配合位移传感器形成闭环控制,采用主从同步控制策略实现多缸同步运动,台车平台采用网格结构,并利用有限元法进行结构优化。  相似文献   
22.
23.
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弯箱梁桥同步顶升纠扭施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既有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弯箱梁桥在运营阶段经常出现支座变形、脱空及梁体扭转、偏位等病害,使桥梁结构受力趋于不利状态。以上海市一座匝道桥梁加固处理为对象,在对该桥病害原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介绍采用PLC液压同步技术对桥梁进行整体同步顶升(不对称布顶)更换支座、纠扭、增设支座调整扭矩与支座反力等改造措施。实施结果表明:同步顶升控制系统较好地保证了顶升位移的精度;支座反力测定简便、可靠;病害弯桥基本恢复到原设计状态,实施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4.
沥青抗滑表层良好的表面使用性能,为人所称道,但因其空隙大,水隐性差易出现早期水损破坏,曾一度被专业人士予以否定。近年来,通过对抗滑表层结构层和配合比的进一步改进设计,基本上解决了抗滑表层早期破坏的问题,另外本对抗滑表层碾压方式的对比试验进行了浅显分析。  相似文献   
25.
为研究沟槽类缺陷对EA4T车轴钢疲劳性能的影响规律,用线切割方法在试样上预置沟槽性缺陷,采用旋转弯曲试验方法测定光滑试样和含缺陷试样疲劳性能,绘制光滑和含缺陷试样的S-N曲线。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不同深度缺陷的疲劳断口,运用修正的Murakami模型预测试样疲劳强度。结果显示:疲劳裂纹萌生于预置缺陷处,缺陷尺寸对疲劳性能有显著影响,疲劳极限随着缺陷深度的增加而降低,疲劳强度的预测值与实际值的误差范围在20%之内。  相似文献   
26.
动车组车轴标准研究及其技术发展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大量新装备的高速动车组近年来在我国获得广泛应用,是铁路客运最为有效的运输工具之一。动车组车轴是动车组走行部中非常重要的部件,承受着源自车体及轨道的各种载荷,其中主要是旋转弯曲载荷和扭转载荷。动车组车轴要保证在所规定的使用条件下,具有足够的安全性、可靠性和长使用寿命,这就对车轴材料相关技术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目前我国各型动车组车轴尚未完全实现国产化,标准也是采用国外的相关标准。本文在仔细对比研究国外成熟的动车组车轴标准基础上,探讨了车轴材质、性能的现状,此外,还对动车组车轴材料相关技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7.
250t船尾液压工作平台升降的同步控制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了一种用于船尾液压工作平台升降的同步控制方法.采用拉绳式位移编码器配合比例伺服阀的闭环控制方案实现油缸位移的精确控制;为实现液压多缸的同步升降,提出了基于Master/Slave主/从同步控制策略;而对于四个主顶升油缸各自单缸的闭环则采用带死区的PID控制算法来实现;针对负载不均及液压油的渗漏,建立了基于模糊推理的自适应PID控制参数在线自整定算法.实际运行表明:系统的同步控制精度可以始终控制在±3mm以内,系统的动态品质好,鲁棒性强,对于负载的变化和不均匀性表现出较强的自适应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28.
介绍国内CRH1,CRH2,CRH3,CRH5,CR300AF/BF,CR400AF/BF既有动车组车轮、车轴材料性能,分析国内既有各型动车组车轮和车轴在结构形状、尺寸和制动方式等方面差异.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既有动车组车轮和车轴,无论是进口产品还是自主研发产品,其成分体系、材料微观组织结构、力学性能等,均为中碳钢材料,...  相似文献   
29.
介绍国内CRH1,CRH2,CRH3,CRH5,CR300AF/BF,CR400AF/BF既有动车组车轮、车轴材料性能,分析国内既有各型动车组车轮和车轴在结构形状、尺寸和制动方式等方面差异.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既有动车组车轮和车轴,无论是进口产品还是自主研发产品,其成分体系、材料微观组织结构、力学性能等,均为中碳钢材料,...  相似文献   
30.
基于高速动车组EA4T车轴疲劳小试样,采用正方体状钨钢弹丸高速冲击其表面,以模拟车轴表面异物击打伤;采用旋转弯曲疲劳试验方法进行光滑和缺陷试样疲劳性能试验;采用Abaqus软件,模拟分析缺陷附近区域的残余应力;构建基于疲劳指示参数(Fatigue Indicator Parameter,FIP)的缺陷小试样和含击打伤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