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篇
  免费   4篇
公路运输   15篇
综合类   11篇
水路运输   24篇
铁路运输   1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21.
当高速列车进入隧道时,在列车的前部形成压缩波.压缩波以接近音速的速度在隧道内传播,并在隧道出口处部分向外释放出一种脉冲压力波,造成了新的环境问题.这种脉冲压力波的大小取决于到达隧道出口的压缩波的波前形状,作为降低脉冲压力波的减缓方法,研究了隧道内浅支坑对压缩波波前的减缓效果,建立了在设置有浅支坑的板式轨道隧道内传播的压缩波波前变形的基本方程,并与国外的计算结果进行比较,能较好的吻合.  相似文献   
22.
许多在低速下被忽略的空气动力学现象,在快速下就变得不容忽视,因此针对快速地铁隧道空气动力学效应的研究十分必要.借鉴高速铁路隧道空气动力学研究方法,并结合既有快速线路出现的相关问题,分析了快速地铁线路中出现的由空气动力学效应带来的针对乘车舒适度、行车阻力、隧道通风等方面的不利影响,并给出诱发空气动力学效应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23.
厦漳跨海大桥主墩承台采用钢板桩围堰施工。介绍了其主墩承台的施工工艺,并从施工过程中的3 个控制工况对其钢板桩、围檩及支撑进行了详细的设计计算;从基坑坑底涌砂,钢板桩最小入土深度及基坑抗隆起稳定安全系数3 个方面对基坑的稳定性进行了验算。  相似文献   
24.
王伟吉  吴炜  张红岩 《船海工程》2012,41(2):88-90,94
以某成品油船轴系为研究对象,运用CFD软件FLUENT进行该船的螺旋桨水动力仿真计算,以及采用有限元法进行轴系校中。结果表明,螺旋桨水动力的平均分量对轴承支反力分布有一定改善作用,交变分量对轴承支反力的影响较大,其影响水平与进速系数和螺旋桨桨叶所处角度有关。  相似文献   
25.
本文针对滩涂作业车辆行驶阻力大和换挡操纵距离远造成的换挡困难现象,设计了一种可远距离操控的气动换挡操纵机构。根据实测选档及挂档作用力,设计了一种由通用气缸和电磁阀组成的远距离换挡操纵机构,经实车试验后解决了上述难题。  相似文献   
26.
文章介绍了基于8031单片机的仓库温度和湿度自动测试仪的设计方法。阐述了传感器的选用方案,信号采集与转换方法,给出了软件和硬件模块的设计方法。通过试验证明本方法可信度较高,对库房管理及环境监测等领域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7.
船舶蒸汽系统水力热力耦合计算是系统设计、管路布置的理论基础。在城市供热管网计算模型的基础上,针对船舶蒸汽系统管网布置错综复杂、管路附件多的特点,考虑蒸汽的可压缩性、管路及附件的摩擦阻力以及散热等特性,建立适用于船舶蒸汽系统管网的水力热力耦合计算模型,并采用标准四阶龙格—库塔(Runge-Kutta)方法对其进行求解。对某型船舶蒸汽系统的3种工况进行水力热力耦合计算,发现计算结果与试验数据最大误差不超过4.1%,满足工程计算的精度要求,表明所提出的方法能很好地应用于船舶蒸汽系统管网的设计优化和计算分析。  相似文献   
28.
针对地铁地下车站设备与管理用房区域设置的消防专用通道是否需要加压送风的问题,从相关规范条文出发,结合某城市地铁车站设计,给出相关分析和建议:对地下车站主要设备管理用房区域内连接站厅站台的内部楼梯,采用加压送风的防烟形式;针对直出地面楼梯,根据其提升高度灵活选择相应的防烟形式。对设备与管理用房防烟分区的选取、排烟风机的选型以及补风形式的选择,从实际设计中给出相关的分析和建议:对具体车站设备管理用房区域,先统计区域面积,再进行两种算法的比较后确定排烟风机的选型。  相似文献   
29.
当列车进入高速铁路隧道时,在列车车头前形成压缩波,压缩波在隧道出口处部分向外释放出一种脉冲压力波,这种脉冲压力波的大小取决于到达隧道出口的压缩波的波前形状。文章研究了道碴效应对压缩波传播过程中的减缓效果,建立了道碴轨道隧道内压缩波传播的基本方程,并与国外的现场实测结果进行比较,能较好的吻合,为工程实际应用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30.
[目的]为了实现数字孪生技术在舰船动力系统中的应用,针对舰船动力系统集成度高、全寿期研制特点,梳理在动力系统研制中应用数字孪生技术的技术路线。[方法]利用数字孪生技术的虚实融合与实时交互、迭代运行与优化、全要素与全流程数据驱动等优势,开展符合动力系统研制特点的数字孪生技术体系研究。[结果]经研究,构建了舰船动力系统中应用数字孪生的技术体系,包括规范、平台构建、关键技术、数字孪生体建设、集成验证与示范应用。[结论]研究成果可为舰船动力系统数字孪生技术示范应用及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