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42篇
  免费   91篇
公路运输   1323篇
综合类   783篇
水路运输   1004篇
铁路运输   611篇
综合运输   112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63篇
  2022年   51篇
  2021年   64篇
  2020年   59篇
  2019年   116篇
  2018年   129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39篇
  2015年   61篇
  2014年   172篇
  2013年   109篇
  2012年   125篇
  2011年   140篇
  2010年   135篇
  2009年   147篇
  2008年   138篇
  2007年   189篇
  2006年   174篇
  2005年   154篇
  2004年   116篇
  2003年   159篇
  2002年   110篇
  2001年   138篇
  2000年   128篇
  1999年   134篇
  1998年   132篇
  1997年   123篇
  1996年   104篇
  1995年   75篇
  1994年   83篇
  1993年   81篇
  1992年   69篇
  1991年   76篇
  1990年   70篇
  1989年   55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4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5篇
  1975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21.
介绍重庆江北嘉陵江防洪护岸工程高填方的强夯加固现场试验,并采用有限元方法对强夯处理高填方的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数值分析与现场试验结果吻合较好.研究表明,高填方经过强夯处理后,土体发生了较大的沉降变形,密实度和承载力有较大幅度提高;采用有限元方法对高填方强夯加固处理进行数值分析是可行的,能够模拟高填方地基土在强夯冲击荷载作用下的弹塑性动力响应.  相似文献   
122.
由于城市环境复杂,暗挖隧道施工风险极大,暗挖转明挖时有发生。为了保障暗挖转明挖施工过程中隧道段安全,通过数值分析,研究了对管棚已施作的情况下,明挖施工时先拆除管棚后放坡开挖、施工围护桩后先拆除管棚后开挖、施工围护桩后拆除管棚和开挖同时实施3种方案。结果表明,明挖施工导致管棚受力增加40%,先行洞的管棚受力不利于后行洞的管棚受力,先行洞的管棚轴力最大增加了50%;在围护桩完成后管棚拆除和开挖同时施工中的管棚弯矩变化比先拆管棚后开挖施工中的管棚弯矩变化大约10倍;基坑围护桩的施作能够减小管棚拆除产生的弹性变形,管棚拆除改变了其位移曲线形状,管棚拆除前后的最大变形从0.7 cm减小到0.1 cm;隧道暗挖管棚段转明挖后建议设置基坑围护桩和先拆管棚后开挖施工的方案。研究结果可为类似项目提供理论依据和施工经验。  相似文献   
123.
以某油船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值模拟技术对其开展快速性虚拟试验研究。依据船舶快速性数值计算经验,选取合适的网格划分策略、物理模型和边界条件等关键计算参数,分别对该油船的静水阻力性能、螺旋桨敞水性能和自航性能进行数值模拟计算,并对计算流体动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 CFD)计算结果进行分析,得到该船在自航状态下的推进性能。通过将该船的快速性虚拟试验结果与模型试验结果相对比可知,二者总体上符合性较好,计算精度能满足工程应用的要求。研究成果可供船舶设计与优化和船模试验结果分析参考。  相似文献   
124.
芒稻河特大桥主桥为(77+3×130+82)m预应力混凝土刚构-连续梁组合体系桥,主墩基础位于深水区,承台施工时抽水最大水头达18.7m。采用钢板桩围堰施工承台,围堰最大平面尺寸为45.6m×16.8m,采用拉森Ⅳw型钢板桩,单根桩长36m,围堰内设置5道内支撑。采用有限元软件,计算围堰3个主要施工工况下钢板桩和内支撑的变形、应力,以及围堰封底抽水完成工况下封底混凝土的抗浮安全系数和应力,计算结果均满足要求。施工时,采用定位导向架和平面定位框限位插打钢板桩,内支撑采用工厂拼装现场分层整体吊装、水下抄垫等工艺,应用水下分阶段吸泥、水下二次封底等施工技术,实现了深水钢板桩围堰快速安全施工。  相似文献   
125.
进气系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发动机的动力性、经济性和排放性。前期建立了一维仿真模型,比较真实的反映了发动机的性能,但还是未能真实的反映出管道的真实结构,像一些拐角、突变区域等。进气歧管的设计校验中,虽然三维稳态和瞬态计算能够模拟各个支管的压力分布情况,但是仅用三维计算不能实时得到一维的准确边界,且计算时间太长,不能从整个发动机上模拟瞬态进气过程和谐振效应带来的进气不均匀性。因此,要在1D模型中获得更准确的瞬态边界条件来计算进气歧管的三维流动,或更进一步研究进气歧管结构形状对发动机性能的影响,来指导优化进气歧管的设计。文章以发动机1D燃烧开发软件为基础与3D流体软件相耦合来解决进气歧管设计中瞬态进气过程。  相似文献   
126.
张峰  漆燚  周兴林 《专用汽车》2022,(11):37-39
维修保障方舱车在野外维修可以发挥重要作用。结合某武器装备的保障需求,设计了一款应用于某武器装备的维修保障方舱车,通过计算与分析,满足设计需求。该车应用于实际的野外维修作业案例中,取得良好的使用效果。  相似文献   
127.
半刚性路面反射裂缝防治措施研究综述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20  
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反射裂缝是影响其使用功能的主要病害,在综述国内外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防治反射裂缝措施及研究现状的基础上,重点提出了采用高质量级配碎石中间层防止和减缓半刚性路面反射裂缝的研究思路及其途径,以供进一步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128.
针对目前非结构化信息存储系统中事务处理模型的不足,介绍一种新的事务处理系统OBSA-TPS,实现一种基于语义树的多粒度封锁机制,提高了非结构化信息存储系统事务处理的并发能力,从而使得以非结构化信息为主体的Web应用系统能够完成较为完善的事务交易处理.  相似文献   
129.
体外预应力技术是加固既有钢筋混凝土桥梁结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本文结合南京机场高速牛首山河大桥体外预应力加固工程实例,介绍了这一技术的设计原则、施工工艺及其效果评价、检验方法等。  相似文献   
130.
城市快速路匝道最小间距模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匝道间距是路线设计中的重要内容,对交通流有决定性的影响。根据城市快速匝道的特点,应用驾驶员行为理论,模拟了驾驶员城市快速匝道上的驾驶行为。认为匝道间距是影响城市快速路主线运行状况的关键因素。为了合理确定匝道最小间距,必须确定匝道组合模式和计算匝道加减速车道长度,并计算出车流从匝道汇入主线后,由于车流变道而形成交织车流长度。由此建立了不同匝道组合模式下的匝道最小间距模型。应用实例表明。当匝道间距不能满足最小间距时,车速降低,服务水平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