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94篇
  免费   75篇
公路运输   1307篇
综合类   758篇
水路运输   915篇
铁路运输   577篇
综合运输   112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61篇
  2022年   50篇
  2021年   60篇
  2020年   53篇
  2019年   111篇
  2018年   122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55篇
  2014年   162篇
  2013年   103篇
  2012年   122篇
  2011年   134篇
  2010年   132篇
  2009年   139篇
  2008年   132篇
  2007年   180篇
  2006年   167篇
  2005年   147篇
  2004年   111篇
  2003年   155篇
  2002年   107篇
  2001年   137篇
  2000年   127篇
  1999年   133篇
  1998年   131篇
  1997年   120篇
  1996年   104篇
  1995年   71篇
  1994年   78篇
  1993年   75篇
  1992年   65篇
  1991年   71篇
  1990年   63篇
  1989年   52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4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4篇
  1975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21.
体外预应力技术是加固既有钢筋混凝土桥梁结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本文结合南京机场高速牛首山河大桥体外预应力加固工程实例,介绍了这一技术的设计原则、施工工艺及其效果评价、检验方法等。  相似文献   
122.
城市快速路匝道最小间距模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匝道间距是路线设计中的重要内容,对交通流有决定性的影响。根据城市快速匝道的特点,应用驾驶员行为理论,模拟了驾驶员城市快速匝道上的驾驶行为。认为匝道间距是影响城市快速路主线运行状况的关键因素。为了合理确定匝道最小间距,必须确定匝道组合模式和计算匝道加减速车道长度,并计算出车流从匝道汇入主线后,由于车流变道而形成交织车流长度。由此建立了不同匝道组合模式下的匝道最小间距模型。应用实例表明。当匝道间距不能满足最小间距时,车速降低,服务水平下降。  相似文献   
123.
遗传算法优化施工网络计划的多种资源均衡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建立遗传算法的数学模型,研究遗传 算子和求解的边界条件,在双代号网络计划中,将多种资源(人工,材料,机械)的消耗数量进行数字化,从而获得多种资源数字的合成分布,按多目标优化的条件,使多种资源均衡使用的数列能够达到最优分布,结果表明,计算速度快,精度高,对技术复杂的大型公路桥梁工程有广泛的运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4.
对不同结构方案下的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板上沥青混凝土加铺层结构进行直道试验,分析研究了不同轴重及荷载次数作用下的接缝弯沉差、车辙变形以及路面的疲劳特性,并对比了沥青加铺材料及结构优劣性.结果表明,在不同轴载的反复作用下,所研究的新型沥青混凝土材料在接缝路表弯沉、车辙变形量和路面结构的抗剪切疲劳特性等方面都优于普通的AC-20沥青混凝土.  相似文献   
125.
选取某万箱集装箱船,对其大量装载工况进行第二代完整稳性4种稳性失效模式的计算分析,研究第二代完整稳性的实施对大型集装箱船的稳性影响,并对其装载和设计等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26.
船体曲面成形技术是船舶加工过程中重要的环节。如何更好更快实现船体复杂曲面加工,一致以来备受国内外学者的关注。本文借鉴插补原理,对传统船体复杂曲面加热线布置进行了优化设计,得到了圆弧形板、s形板、帆形板和马鞍板的加热线。采用COMSOL Multiphysics多物理场仿真软件,分析四种加热线下钢板变形情况,并通过实验检验了插补形式下的船体曲面成形效果。结果表明:(1)插补算法得到的船体曲面加热线路程比传统加热线路程节约75%以上。(2)对有限元计算位移进行曲面拟合,得到的预测模型与实际船体曲面基本一致。(3)实验了四种曲面加热线,并将有限元预测位移与实验进行对比,二者误差在6%以内,有限元计算与实验结果基本吻合。该方法降低加工时间,提高加工效率。  相似文献   
127.
不同冷却方式对大尺寸钢板感应加热成形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有效解决船用中厚钢板复杂曲面加工问题,本文探究了空气冷却、正面水冷和反面水冷方式对大尺寸钢板弯曲成型的影响因素。首先采用COMSOL Multiphysics仿真平台模拟了电磁感应加热和冷却变形多物理场同步耦合过程,然后分析了各种因素对大尺寸钢板弯曲成型影响,最后通过实验验证了有限元模型的可靠性,并对感应加热弯曲成型效果进行评估。研究结果表明:(1)相对于水冷,空冷对钢板Y向位移改变效果显著。(2)相对于空冷,水冷对钢板角位移的改变影响明显。(3)当频率为50kHz时,电流频率对表面温度和角位移影响显著。(4)当钢板长宽比≥1:2时,Y向位移的增加比较显著;当长宽比≈1:1时,角位移的改变比较明显。  相似文献   
128.
周祥 《水运工程》2018,(3):35-40
基于大丰港附近海域实测水文泥沙资料,对目前国内应用较为广泛的5种挟沙力关系式在大丰港附近海域进行应用计算,在此基础上,采用集中系数法和偏离系数法对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河口水流挟沙力公式能较好地反映大丰港海域的水流挟沙情况,并拟合得到适用于大丰港海域的挟沙力关系式,将该公式应用于大丰港实际围垦工程中,通过建立二维水动力泥沙数学模型,计算得到的围垦后垦区海域年冲淤变化趋势,与数值模拟结果基本相同,表明该公式在大丰港海域具有良好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29.
针对目前传统手工系缆方式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了船舶无缆系泊这一概念。在充分考虑多方向自由度、缓冲减震等要求的基础上,设计了一套简单实用的机械装置,代替难以控制的柔性缆绳来完成系缆、解缆操作,使得船舶不需要系缆工人的协助就能自行独立靠离码头,提高了系泊效率和船舶自动化程度。  相似文献   
130.
公路桥梁结构智能超载报警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工程实践.分析了常规桥梁结构检测与诊断技术存在的缺陷,提出了利用光纤传感技术时桥梁的承载能力进行监测的思路和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