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0篇
水路运输   26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电还原CO2铟电极的制备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在硫酸盐型镀铟液中电沉积铟来制备用于电还原CO2的阴极材料.利用正交实验的方法研究了铟电极的制备工艺.实验结果表明,制备铟电极较佳的工艺条件为:硫酸铟50 g/L,硫酸钠10 g/L,电流密度0.5A/dm2,温度25℃,pH值控制在2.0~2.7.该工艺制备的铟电极电还原CO2生成甲酸的电流效率达到39.2%,电解稳定性良好.  相似文献   
22.
介绍了与化学激光某种类型增益发生器相连的叶片式扩压器的设计及其试验研究,验证扩压器的压力恢复特性.对于激光器标准质量流率,通过实验获得了不同背景压力条件下,该扩压器静压曲线.以及功率下降率与背景压力的关系曲线,得到该质量流率的恢复压力数据.而且,在保持相同的配比(即相同的平均分子量和平均比热比)条件下,获得了激光器125%、150%倍的标准质量流率下,该扩压器的恢复压力数据.试验验证出随着质量流率的增加恢复压力呈线性增长趋势的规律.  相似文献   
23.
Ni-Sn合金电极材料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回顾镍合金阴极材料发展的基础上,提出Ni-Sn合金电极不但具有良好的析氢性能,而且具有一定的稳定性,是一种可推广的活性阴极材料。文章对电沉积Ni-Sn合金电极的性质及其析氢机理进行了综述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如何在原有基础上改进电沉积条件是获得具有高析氢活性Ni-Sn合金电极的关键。  相似文献   
24.
为了研究浸渍-还原法对制备SPE膜-电极组件的影响,本文对浸渍-还原法的2个过程进行了深入的机理分析,计算出液膜厚度和[Pt(NH3)4]2+离子在液膜内的扩散系数,并得出以下结论:浸渍过程应为液膜扩散,使[Pt(NH3)4]2+在膜内的分布为直线,有利于还原过程中控制晶核生长速度,从而获得微细的铂颗粒;为了在膜的内表层形成精细的铂颗粒,要求离子膜内扩散是还原过程的控制步骤,同时还要求有快速的界面化学反应及较高的还原剂浓度。  相似文献   
25.
研究了电沉积法制备Ni-Sn合金的工艺条件对材料的结构与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镀液成分和沉积电流密度对Ni-Sn合金电化学性能有重要影响.同时发现,所制备的Ni-Sn合金的形貌结构与其电化学性能之间存在密切关系.经过200 h耐用性试验,所制备的Ni-Sn合金电极的形貌结构与电化学性能未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26.
研究了杂质离子对膜-电极组件性能的影响,通过光电子能谱分析,明确了毒化机理,可得出以下结论:4种离子对膜-电极组件的影响分为两类,Ni 2+和Cu 2+为一类,该影响通过在阴极欠电位沉积和电沉积,使氢的脱附发生在新的界面,致使阴极过电位升高,这种影响是不可逆的;Fe 2+和Fe 3+为一类,该影响主要是阻碍膜内质子和水的扩散,使阴极过电位升高,这种影响是可逆的,通过将膜-电极组件浸泡在酸中可得到恢复.本研究对防止膜-电极组件中毒失活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