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6篇
  免费   26篇
公路运输   264篇
综合类   151篇
水路运输   274篇
铁路运输   120篇
综合运输   2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39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39篇
  1998年   38篇
  1997年   30篇
  1996年   27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7年   1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721.
在新车型开发过程中,EPS标定是一个重要环节,直接影响汽车的操纵稳定性,而转向器齿条力是EPS标定的一个重要参数依据。由于齿轮、齿条的结构形式导致直接测试齿条力难以实现,因此将齿条力测试转化为转向横拉杆力测试。通过电阻应变计(应变片)和力传感器两种不同方式在同一试验车辆上对转向横拉杆的受力进行测试,根据测得的转向横拉杆的受力及转向横拉杆与齿条轴线的空间夹角关系,计算出各工况下的最大齿条力。结果表明:以上两种方法具有合理性,并都适用于汽车齿轮齿条式转向器齿条力测试。  相似文献   
722.
横观各向同性土体固结中孔压消散规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推导的平面问题中横观各向同性固结微分方程的解析解,对固结过程中孔隙水压力的消散规律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得到了在横观各向同性土体中孔压消散的一些结论。  相似文献   
723.
隧道围岩变形预测的进化高斯过程回归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开云  方昱  刘保国  徐冲 《铁道学报》2011,(12):101-106
隧道施工围岩变形预测是关系到隧道施工安全和工程质量的关键,至今已出现多种预测模型,但也存在各种问题。本文将高斯过程回归(GPR)引入隧道施工围岩变形预测以克服现有模型存在的问题,针对目前采用共轭梯度法获得GPR模型最优超参数的缺陷,将十进制遗传算法(GA)与高斯过程回归算法相耦合,采用遗传算法在训练过程中自动搜索GPR模型最优超参数,形成GA-GPR算法,并编制相应的计算程序。为了对比,采用遗传算法与支持向量回归(SVR)算法相耦合,形成GA-SVR算法,将这两种算法程序应用于黄榜岭隧道施工围岩变形预测。计算结果对比表明:本文提出的进化高斯过程回归算法明显提高了预测精度,并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24.
介绍在已有虎门大桥缆载吊机的基础上,改造设计成宜昌大桥缆载吊机。  相似文献   
725.
某驱逐舰出访美洲四国舰员发病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726.
介绍衡阳湘江三桥斜拉桥主梁与T梁边梁在过渡墩上的错位处理,包括预埋、错位、支座处理、横移、落梁等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727.
冷树林  夏彬 《长安科技》2002,8(1):51-53
本文在论述企业质量文化内涵、地位和作用的基础上,分析了质量文化与名牌发展战略的关系,并针对一些现实做法问题提出了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728.
阐述了NDJ3型内燃动车电传动系统的设计基础和设计原则,介绍了NDJ3型内燃动车的主传动系统、励磁系统、供电系统以及控制和保护系统,重点介绍了动车在成熟技术上的改进没计部分,包括制动性能改进设计、火灾报警系统设计、操纵台设计、重联控制改进设计.最后对电阻制动的改造及验证结果做了详细说明.  相似文献   
729.
在现代作战条件下,潜艇所要跟踪和攻击的目标多数情况下应认为是机动目标,然而,许多潜艇装备主要都是针对等速直航目标的。这种装备与实际应用背景之间的不匹配必然会严重影响潜艇作战的能力和效果。按照机动目标为常态目标状态的理念,对潜艇装备满足机动目标跟踪和攻击提出的要求及若干相关问题进行了研究。并就潜艇作战的主要设备—目标探测传感器、指控系统和武器如何分担机动目标跟踪和攻击的职责进行了梳理,对它们需要强化的机动目标跟踪和攻击功能,以及如何强化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