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1篇
水路运输   29篇
综合运输   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梳理遥感技术在交通领域的研究现状和应用案例,分析遥感技术的核心功能和特点,提出遥感技术在港口资源监测中的应用方向.通过影像纠偏、合并融合、修正增强和镶嵌裁切等流程处理,对比港口不同时期的遥感影像,进行机器解译或人工提取,得到空间利用变化信息、港口建设进展和资源利用情况,从而更好地保护港口资源,提高岸线使用效率.  相似文献   
12.
基于多智能体仿真建模方法建立连云港港LNG码头选址涉及相关港区船舶进出港全过程仿真模型,对拟选址的LNG码头船舶进出可能产生的远期通航影响进行定量评估,并与已有选址相关研究结论进行对比;综合分析航道条件、选址与后方城市距离、通航影响等多要素,提出在现行通航规则和港口规划条件下的连云港港LNG码头推荐港址。本研究所采用的方法和结论可为区域LNG码头布局规划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3.
通过系统分析环渤海地区天然气运输及储备体系发展和建设特点,提出该区域LNG码头布局关键问题。首次提出环渤海地区LNG码头布局应将冬季4个月需求指标作为码头能力供给的主要依据,并提出区域LNG泊位布局规模等指标。在此基础上,围绕“十四五”期环渤海地区天然气供应迫切需要,提出区域LNG码头布局和选址思路,结合港址条件推荐重点发展的港址。  相似文献   
14.
随着新冠肺炎疫情在国内外不断蔓延和中美贸易摩擦的持续升级,我国粮食的生产、储存、运输等引起公共关注。针对上述各方关切内容,梳理我国粮食年产量、人均占有量、库存消费量等发展情况,重点分析我国沿海地区粮食外贸接卸情况和内贸“北粮南运”体系发展情况,研究我国沿海港口粮食内、外贸运输格局,总结粮食专业化码头现状布局情况及存在的问题,提出我国外贸粮食主要以大豆进口为主,大部分服务于粮油加工临港产业,接卸港主要布局在广州港、日照港、天津港、青岛港等;内贸粮食以“北粮南运”为主,格局基本稳定,其中辽宁沿海区域的丹东港、大连港、营口港、锦州港、葫芦岛港为北方主要装船港,长三角区域的苏州港、南通港、泰州港和珠三角的深圳港、东莞港、广州港为主要接卸中转港;宁波舟山港则表现出较明显的外贸进口转内贸出口的物流特征,上海港的传统粮食中转功能有所减弱,浙南、东南沿海区域粮食中转接卸码头布局宜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15.
随着辽东湾沿海港口的快速发展,锚地资源紧张等问题愈发凸显,尤其是辽东湾内海域条件复杂,不同行业的用海冲突进一步制约了锚地的规划和建设。在深入分析辽东湾海域内生态红线、海底管道及光缆、军事禁航区、海上风电场以及船舶航路等限制条件的基础上,梳理和总结了锚地在资源容量、规划实施以及共享共用等方面的关键问题,并以问题为导向,从锚地规划、建设以及运营管理等角度提出辽东湾锚地发展的思路和方向,可为政府及海事等管理部门进行锚地的规划、建设和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探讨了珠江口矾石水道在远期深圳至中山跨江通道(下称"深中通道")投入使用时所需预留的通航等级,以避免深中通道影响珠江口两岸各港船舶通航的安全、顺畅。综合考虑珠江口现状通航条件和远期港口规划,初步提出矾石水道预留10万吨级通航等级的必要性,并利用数值模拟、综合物探等手段,重点从矾石水道的深槽稳定性、通航水流条件、航道可挖性和航道可维护性进行分析论证,同时对比国内典型规模化港口,阐明港口吞吐量规模对航道资源的要求,提出矾石水道预留航道等级应考虑的因素,最终认为矾石水道预留航道等级为10万吨级是必要的、可行的。  相似文献   
17.
以镇江港扬中港区主江作业区规划方案为例,探讨了绿色发展理念在港口总体规划编制中落地的思路和方法:即在规划编制之初,从绿色发展角度提出避让环境敏感目标、港城协调发展、资源高效集约利用等规划空间布局的引导建议;在规划方案初步制定后,结合作业区主要运输货种和环境质量本底分析,提出规划阶段应重点关注港区干散货运输对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拟定规划水平年不同吞吐量的发展情景,开展大气环境影响预测分析。基于预测结果,提出了规划水平年作业区干散货吞吐量规模控制建议。研究思路可为港口空间规划落实绿色发展理念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本文依据AIS航迹观测和实际调研情况,分析港口供给侧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港口供给侧保障水平,发现本次疫情对我国全年港口吞吐量存在较小影响,但港口运输进入低速增长期。同时,从码头、通道、服务、政策四方面,提出了提高港口资源利用效率、促进运输结构调整、探索智慧港口发展与建设、优化审批流程等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国家层面提出建立“多规合一”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整体谋划新时代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强化其对各专项规划的指导约束作用,以解决规划类型过多、内容重叠冲突等问题。根据《港口法》《港口规划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文件,港口水域规划方案是港口总体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航道、锚地等基础设施空间利用方案。针对目前港口水域规划方案制定缺少明晰编制思路和技术方法的问题,以北部湾港为例,基于船舶自动识别系统(AIS)数据开展船舶通航密度分析,提出一种以航路+航道为骨架、因地制宜地选划锚地、合理协调解决各类涉海规划间矛盾冲突的港口水域规划研究方法,对于兼顾生态环境保护、海上交通安全、港口健康发展等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构建,明确要求港口规划等相关专项规划的有关技术标准应与之衔接,叠加至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传统港口规划维度仍停留在二维平面布置层次,多维多源空间信息分析手段缺失,全生命周期规划管理的技术体系尚未建立,空间分析和定量优化水平落后,已难以适应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新要求。BIM作为一种集成工程各种信息的数据模型,是一种全新的涉及规划、设计、建造及运营管理的方法,也是一种能够解决国土空间资源相关规划的统筹、衔接问题的有效技术手段。梳理国内外BIM技术在工程领域的应用情况,指出港口规划领域应用BIM技术所面临的应用架构缺失、空间规划技术手段发展滞后、应用标准体系欠完善等问题,进而提出未来BIM技术在港口规划中的应用方向,包括促进BIM+GIS融合发展、拓展港口规划方案优化视角、有效衔接相关领域控制性详细规划成果等,以推动BIM技术应用于港口工程全过程方案优化和科学决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