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5篇
  免费   5篇
公路运输   62篇
综合类   37篇
水路运输   25篇
铁路运输   30篇
综合运输   6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SRS(辅助乘员保护系统)根据车型的配置不同而不同。一般由驾驶员安全气囊、前座乘客安全气囊、侧安全气囊、座位安全带收紧器,车前撞击监测传感器、中央传感器或控制电脑等组成。由于它直接关系到乘客的生命安全,所以,我们在维修过程中,千万不可鲁莽从事,任何不正确的维修操作都有可能导致非常严重的安全隐患,不按正确的顺序进行维修操  相似文献   
92.
说起BMW X5这匹“烈马”,人们也许会有两个念头闪现在脑海中:好车,公路型运动SUV的典型代表;霸气的车,往往开车的人更加霸气。宝马当年推出X5时,就引来全球轰动。素以制造运动化汽车闻名的宝马公司,投身到SUV的大潮,曾被指责为“不务正业“。[编者按]  相似文献   
93.
测试了水胶比为0.35,矿渣掺量为30%,50%和80%及粉煤灰掺量为30%和50%的混凝土在应力水平S≥0.80时的抗弯疲劳寿命,分别采用热分析法和压汞法测试了胶凝材料组成、水胶比与相应混凝土配合比相同的硬化浆体的非蒸发水量和孔隙率。测试结果显示:在应力水平S≥0.85时,混凝土的疲劳寿命随强度的提高而提高;在水胶比相同的情况下,非蒸发量随矿物掺合料掺量而变化,从而使基体孔隙率产生变化,影响混凝土强度和低周疲劳性能。基体孔隙率的降低,提高了基体密实性和基体抑制裂缝扩展的能力,从而提高了混凝土低周疲劳性能。  相似文献   
94.
介绍了我校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金属材料方向)实验教学改革的思路.几年的实践表明,实验教学改革取得了实效.  相似文献   
95.
96.
故障现象:一辆猎豹CJY6421型汽车,在正常行驶回场后,第二天有任务再出车时,发动机却无法启动。故障检查:首先打开点火开关,启动发动机,检查高压火,高压火正常;检查化油器,化油器无油;检查汽油滤清器,汽油滤清器无油;检查电动燃油泵,发现电动  相似文献   
97.
对盾构机施工现场采样得到的原状土样本,通过添加改性剂实验室重建了盾构机密封舱的改性渣土.根据实验室三轴压缩试验数据,确定了密封舱渣土的Duncan-Claang非线性本构模型参数.采用有限元方法,数值模拟了盾构机密封舱土压力分布.建立了盾构机密封舱隔板可观测土压力与掘进工作面土压力的映射关系,研究了土压平衡盾构机密封舱土压力优化设置问题.  相似文献   
98.
混凝土材料疲劳损伤方程的建立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损伤学是60、70年代以来,固体力学的一个新的发展方向,笔者利用损伤学的基本概念,对混凝土的疲劳过程进行了理论分析,提出了实际应力比的概念,讨论了疲劳过程中实际应力比的变化规律,并由此定义了疲劳损伤变量,  相似文献   
99.
通过计算与仿真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冰雪条件下信号交叉口通行能力的衰减规律,计算结果显示,冰、雪条件下信号交叉口通行能力分别只有正常条件下的63%~66%和46%~52%;仿真结果也表明,冰雪条件下车辆通过信号交叉口时平均速度大大降低,行程时间、排队长度、平均延误等参数均有较大程度的增加。  相似文献   
100.
在分析我国港口建设发展历程和港口维护管理现状的基础上,阐述了当前港口设施维护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从政策、技术和行政三个方面提出了应对突出问题的策略和措施,及今后发展中需考虑的问题,并就港口设施维护对行业标准的支撑与影响展开了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