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6篇
综合类   1篇
水路运输   40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8 毫秒
31.
通过物理模型试验研究了在大潮差条件下不同锚泊线组合形式对浮箱式防波堤运动响应和锚链拉力特性的影 响。其中,锚泊系统布置形式采用平行型,组合形式有链+重块、链+重链、链+钢丝绳和链+尼龙绳4种。探讨了不同组合 形式的锚泊系统在大潮差条件下的优劣,给出一种比较适合大潮差的锚泊线组合形式,为实际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2.
利用大型通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基于总应力分析法,建立了饱和软黏土中吸力锚的三维有限元数值模型,通过与物理模型试验对比,验证了数值模型的正确性.计算分析了吸力锚的水平承载力特性及其破坏模式、最优系缆深度上的倾斜承载力包络图.通过对有限元结果进行拟合分析,提出了吸力锚承载能力的简化计算公式,公式中考虑了长径比、加载角度和土体不排水抗剪强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33.
滩海路是为了开发丰富的滩海石油资源而修筑的联系陆地与人工岛的纽带.浅海滩涂地带受潮汐影响,水陆界伸缩很大,这就造成了滩海路建设具有费用高、风险大、工期长、维修费用高的特点.堤高是影响滩海路堤工程建设总费用的关键因素,其合理确定对于保证滩海路通行天数、降低工程建设总费用是至关重要的.基于遗传算法,结合全寿命周期成本理论,建立了滩海路堤堤高多目标优化设计模型,并对渤海海域某工程地的滩海路堤进行优化设计,同原设计比较表明:利用该方法具有优越性,可以节省工程建设资金.  相似文献   
34.
基于遗传算法的滩海路路面结构优化设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滩海路是为了开发丰富的滩海石油资源而修筑的联系陆地与人工岛的纽带。浅海滩涂地带受潮汐影响,水陆界伸缩很大,这就造成了滩海路建设具有费用高、风险大、工期长、维修费用高的特点。近年来,滩海路出现了漫水路的结构型式,其路堤高程较低,路面允许潮水淹没和通过,潮水过后可恢复通车使用。路面结构是构成滩海路堤工程建设总费用的重要部分,其合理确定对于降低工程建设总费用、确保工程建设质量都是至关重要的。文章以遗传算法作为基本数学工具,结合全寿命周期成本理论,建立了滩海路路面结构优化设计模型,并对渤海海域某工程地的滩海路路面进行优化设计,同原设计比较表明:利用该方法具有优越性,可以节省工程建设资金。  相似文献   
35.
为研究大型开敞式码头泊稳条件,采用理论结合物理模型试验分析的方法,研究大型开敞式码头系泊船舶在波浪作用下的船舶撞击能量。通过分析船舶撞击能量随波高、周期、水深以及船舶特性等要素的变化规律,提出经验公式解析式,通过大量的物理模型试验数据分析,确定出系数,给出完整的系泊船舶撞击能量经验公式,最后进行了算例验证,结果表明该经验公式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36.
深水卸载浮标系统具有相对较小的排水量和惯性,其系泊缆索的质量、阻尼和刚度会对卸载浮标系统产生非常大的影响,因而对浮标和其系泊系统进行准确的耦合动力响应分析十分重要.应用边界元方法计算浮标的水动力,通过快速傅立叶变换,将频域计算结果变换到时域;基于全量的拉格朗日表述和两节点的等参索单元,应用几何非线性有限元方法和Newmark方法计算了系泊缆索张力;最后应用四阶龙哥库塔法计算浮标及其系泊缆索的时域耦合运动方程,得到浮标运动响应和缆索张力.  相似文献   
37.
杨萍  孙昭晨 《中国水运》2014,(8):154-157
通过不规则波对直立堤作用的断面试验研究,对不同基床高度,基床肩宽和相对波高组次进行了试验,分别对立波和破碎波下的总水平波谷力和倾覆力矩谷值进行概率统计分析。试验研究表明威布尔分布可以很好地描述其概率分布特性,并研究了立波总水平波谷力的形状参数口的变化规律,并给出了口与基床因子、先对肩宽以及相对波高的相关关系式。  相似文献   
38.
基于Madsen 和 Sch?ffer推导的四阶Boussinesq方程,在交错网格下建立一维数值模型。模型中的时间导数采用混合四阶Adams-Bashforth-Moulton 格式。为了避免二次反射,采用了Gobbi 和 Kirby的的内部源函数造波法。最后数值模拟了波浪在潜堤上的演化过程,并且与Luth的试验值进行对比,结果显示两者吻合较好,另外还给出了非交错网格下的模拟结果,通过对比可知,两个模型都能够很好地模拟波浪在潜堤上的演化过程。  相似文献   
39.
风流作用下码头系泊船舶缆绳张力及运动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力的平衡关系建立了系泊船舶在风和潮流作用下缆绳张力和运动的计算模型(Qmoor),其中根据船舶类型和吨位确定其水下的迎流面积和水上的迎风面积,由经验性公式计算风、流对码头前船舶的作用力,缆绳张力采用考虑缆绳非线性变形的Wilson公式计算,同时也考虑了护舷的变位与靠泊力之间的非线性关系。计算结果与物理模型试验结果较一致,且与Optimoor软件的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  相似文献   
40.
通过对20万吨油轮系泊船舶的模型试验,研究波浪周期、波高及潮流流速、流向对系缆力和运动量的影响,并对我国规范和OCIMF系泊指南、英国海工规范得出的蝶形泊位长度进行了优化,对规范修订及工程设计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