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篇
  免费   1篇
公路运输   23篇
综合类   10篇
水路运输   22篇
铁路运输   3篇
综合运输   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0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水蚌线夜间大修综合施工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水蚌线夜间施工的特点及难点 ,介绍夜间线路大修综合施工的方案、具体实施步骤以及作业参数、要点。  相似文献   
32.
为研究红黏土土体非饱和特性,分别针对典型的原状和重塑红黏土,结合Geo-experts自平衡型压力板仪和ZJ型应变控制式直剪仪开展了不同干密度下土样的非饱和土水特征试验和直剪试验,探讨了红黏土的一些典型非饱和物理力学特征.研究结果表明:矿物赋存状态的改变和微结构的变化是导致红黏土重塑前后物理力学性质发生显著改变的重要因素;原状非饱和红黏土土水曲线呈现典型的三阶段型变化特征,具有较为明显的进气值和残余含水量,而重塑的非饱和红黏土则呈现半抛物线型变化特征;对于原状红黏土来说,非饱和土体黏聚力最大值出现在低含水率状态,对应的含水率比土水曲线的残余含水率高5%~10%.因此,在开展非饱和红黏土抗剪强度试验时,在相应含水率区间处适当增加试验组数可优化试验成果,对于重塑红黏土来说,可根据塑限含水率判断重塑红黏土内摩擦角开始显著减小的区间.   相似文献   
33.
清连一级公路升级改造工程辅道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清连一级公路为例,探讨了山区公路升级改造中辅道设计的原则、思路和方案。  相似文献   
34.
结合广东清连一级公路升级改造工程,分析旧路路基强度的评价指标,对路基强度较低段提出了适当的处治措施,并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35.
公路建设对沿线的生态环境有明显的不利影响,尤其是在水土流失方面。如何运用水土保持工程,有效地防治公路工程的水土流失,探索出一条公路建设与社会经济、环境协调发展的途径是南方高速公路建设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以清连一级公路升级改造(高速)工程为例,对南方高速公路建设项目产生水土流失的因素和土壤侵蚀的特点进行分析,并提出管理措施与工程措施、植物措施及临时措施相结合的水土流失防治体系,有效地控制公路建设的水土流失。  相似文献   
36.
外部工程作业时常引发轨道交通工程变形,对地铁结构、运营安全造成严重威胁。在与轨道交通位置有交叉的工程中,外部工程作业产生的不利影响尤为突出。然而,市政、水利等工程不可避免地存在与轨道交通交叉的部位,如何采取有效的控制手段以保证市政、水利等工程施工时下部地铁隧道的结构安全成为研究重点。以南京地铁3号线区间隧道上方河道整治拓宽工程为例,采取优化拓宽断面、河底格埂、预留核心土等措施,结合MADIS(有限元分析软件)和地铁保护监测数据进行论证,结果表明:项目实施期间有效控制了地铁隧道变形,可为类似轨道交通区间隧道上方工程的设计、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7.
介绍了温拌技术的特点,总结了温拌沥青混凝土的施工工艺,并对试验路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各项指标都满足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38.
2010年12月27日,以领先科技共创未来为主题的第八届中国(广州)国际汽车展览会在广州完美收官。作为年度最后一次的汽车盛宴,车展几乎  相似文献   
39.
针对活动断裂带引起的隧道结构安全问题,依托四川棋盘石公路隧道,基于链式衬砌的抗错断设计理念,分析在逆断层错动时不同链式衬砌节段长度下,隧道结构围岩压力、塑形应变及最大主应力的变化规律与分布特征,探讨合理的衬砌节段设计长度,可为同类工程抗错断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0.
为解决某轻卡ECU支架共振问题,文章基于Nastran有限元法对ECU支架共振问题进行了共振问题原因分析及性能优化研究,通过对ECU基础状态方案进行了模态分析,得出了其一阶频率与发动机怠速频率存在共振,并给出了ECU支架优化方案,经CAE模态分析,同时通过振动加速度测试试验验证,共振问题得到优化解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