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06篇 |
免费 | 17篇 |
专业分类
公路运输 | 190篇 |
综合类 | 66篇 |
水路运输 | 121篇 |
铁路运输 | 37篇 |
综合运输 | 9篇 |
出版年
2022年 | 4篇 |
2021年 | 6篇 |
2020年 | 17篇 |
2019年 | 5篇 |
2018年 | 19篇 |
2017年 | 3篇 |
2016年 | 13篇 |
2015年 | 18篇 |
2014年 | 22篇 |
2013年 | 21篇 |
2012年 | 16篇 |
2011年 | 27篇 |
2010年 | 13篇 |
2009年 | 15篇 |
2008年 | 17篇 |
2007年 | 12篇 |
2006年 | 11篇 |
2005年 | 17篇 |
2004年 | 8篇 |
2003年 | 10篇 |
2002年 | 14篇 |
2001年 | 14篇 |
2000年 | 11篇 |
1999年 | 15篇 |
1998年 | 5篇 |
1997年 | 10篇 |
1996年 | 14篇 |
1995年 | 18篇 |
1994年 | 7篇 |
1993年 | 8篇 |
1992年 | 5篇 |
1991年 | 11篇 |
1990年 | 8篇 |
1989年 | 7篇 |
1988年 | 1篇 |
1987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21.
长洲三线四线船闸为目前国内规模最大的单级船闸。针对其并列布置方案,提出单侧闸墙主廊道闸底横支廊道的输水系统形式。通过水力计算分析及1∶32的水工模型试验研究,提出输水系统的具体布置,确定船闸不同运行方式下的阀门开启方式,得到输水过程的相关水力特性,解决了单侧闸墙廊道布置下闸室水流分布不均的问题。研究表明:提出的输水系统布置是合理可行的,各水力特征值均满足规范和设计要求,且输水系统布置于两线船闸之间,便于管理,减小了工程量,并可减少船闸耗水量。研究成果可为巨型船闸设计及船闸节水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2.
这是一支年轻的海事队伍,平均年龄不满30岁,组建时间刚满2年! 这是一支海事队伍中的特种兵,只有10个人,但人人会驾船驰骋在海上,个个能随机翱翔在蓝天! 相似文献
23.
24.
25.
省水船闸通过把总水头进行分级,减小每级工作水头,除节省船闸用水量外,还有利于解决高水头船闸的水力学问题,对我国西部山区河流船闸建设具有很好的适应性。在分析省水船闸运行原理的基础上,研究了理论省水率的计算方法及其随省水池级数、面积的变化规律,总结分析了影响省水船闸水位分级的主要因素。以广西右江百色水利枢纽通航船闸为依托工程,针对船闸上游水位变幅大、设计水头高、工程布置条件及运行方式复杂等特点,计算省水运行时剩余水头的变化规律。从运行水位、省水池级数和面积等方面,提出了省水池布置参数及大水位变幅下的省水船闸水位分级方式,进一步模拟计算不同运行方式下的船闸输水水力指标,论证了水位分级的科学性与合理性。 相似文献
26.
混凝土是由水、水泥、掺合料、外加剂、砂、石等六大原料组成.新拌混凝土的工作性能,硬化混凝土的强度,耐久性能很大程度取决于原材料质量.同时因原材料质量变化,如粉煤灰细度、需水量比变化,外加剂减水率变化,混凝土的配合比也要作相应的调整,并没有通用的固定的配合比,因此原材料的检测是试验室的日常工作,是确定配合比的依据,是生产控制的依据. 相似文献
27.
28.
29.
输水系统是船闸实现其功能的关键设施,其设计直接影响船闸工程的安全与效率。等惯性四区段出水分散输水系统是目前国内外高水头大型船闸常用的输水系统形式,但其结构复杂、建设难度大,且由于设置第二分流口而带来自身空化等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结合我国内河船闸特点,通过国内外工程资料分析、理论与计算分析、物理模型试验等手段,提出并验证了“闸墙长廊道+闸室中心立体分流+闸底两区段四纵支廊道出水+侧支孔+明沟消能”的等惯性两区段输水系统形式在40 m级单级巨型船闸中的适用性,为高水头大型船闸建设提供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30.
闽江水口枢纽坝下水位治理工程通航船闸长宽比达到16.7∶1,且要求输水时间较短、水力指标较高。根据《船闸输水系统设计规范》和该船闸的具体特点,确定了输水系统形式及各主要部位的尺寸和细部布置,对输水系统的水力特性、输水阀门工作条件及闸室和上下游引航道内的船舶停泊条件进行了计算分析,水力计算表明:设计的输水系统各项水力特性均满足规范和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