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1篇
  免费   0篇
水路运输   23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6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31.
圆锥壳的精确解与等效圆柱壳的解的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目前的潜艇结构设计中,通常对不同锥度壳体结合的应用力采用等效圆柱壳的解来进行设计计算。等效圆柱壳的精度是√h/R。对于圆锥壳体的应用力计算,文献中曾给出过精确解,但给的并不很全,同时在提供的解中还含有一些错误。本文从旋转壳体的基本微分方程出发,重新推导了圆锥壳体应力计算的精确解,给出了全部的计算公式及计算程序。并以此为基础,讨论了采用等效圆锥壳体的精度问题。本文的讨论对正确使用现有潜艇结构设计计  相似文献   
132.
箱型梁极限承载能力试验与理论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对箱型梁船体模型作了总纵极限承载能力试验研究,应用基于塑性节点法开发的程序和通用非线性有限元模拟方法对该模型进行了数值计算,获得了与试验较为一致的结果。在试验与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估算箱型梁船体结构极限强度的解析计算方法,通过算例考核认为本方法可用于工程结构设计。  相似文献   
133.
船舶碰撞和搁浅研究综述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碰撞和搁浅是引发船体破损、环境污染和人员伤亡等灾难的主要原因,本文从船舶碰撞才搁浅力学,破损船体剩余强度,外板破裂准则和耐撞性结构设计等方面阐述了船舶碰撞和搁浅领域的研究现状,分析和总结了实船事故调查,实验和数值模拟等方法,并对今后的研究提出了建议和展望。  相似文献   
134.
本文基于大挠度理论导出了计及初始挠度、爆接残余应力、横向应力和垂向载荷等影响的加筋板格的有效带板宽度的理论计算公式。板中焊接残余应力的分布形式采用Faulkner模型;考虑了4种垂向载荷形式;均布载荷,沿x方向的三角形分布载荷、沿y方向的三角形分布载荷、集中载荷。数值算例表明了上述诸因素均对有效板宽有一定影响。本文的理论计算公式为准确计算板的有效宽度提供了一种精确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5.
文章基于载荷次序效应产生影响的原因和相关预报模型,提出了考虑单峰过载和保载共同作用下疲劳裂纹扩展速率预报模型。在文中提出的考虑载荷次序效应的疲劳裂纹扩展速率预报模型的基础上,对几种金属材料在单峰过载、多峰过载、过载与保载共同作用下疲劳裂纹扩展速率进行了预报研究,并将预报结果与相应试验结果进行了比较,对考虑载荷次序效应的疲劳裂纹扩展速率预报模型的适用性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136.
基于等效设计波的船体结构疲劳强度许用应力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总结了中国船级社疲劳强度评估方法中的许用应力范围方法.该方法用10种主要载荷控制参数下的等效设计波作为基本的计算载荷工况,通过基本计算载荷工况进行组合后求解疲劳应力范围.推导了疲劳许用应力范围计算公式和不同概率水平下疲劳应力的转换关系.对不同S-N曲线形式的许用应力范围进行了讨论,给出了中国船级社疲劳强度许用应力范围表格.用实例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137.
载人潜水器概念设计中的系统集成模型(英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载人潜水器的概念设计阶段,开展系统参数化分析来研究设计变量变化对潜水器性能影响以及多学科优化设计方法在潜水器上的应用是十分有价值的.然而,对于系统参数化分析和多学科设计优化应用所需要的潜水器数学模型,这方面的研究却比较少.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该文以某载人潜水器为对象,示范如何建立一个包含有六个模块的载人潜水器系统集成模型,它们分别是艇型模块、阻力模块、能源模块、结构模块、重量模块和稳定性模块.通过设计结构矩阵的应用,发现载人潜水器的概念设计是一个顺序执行的过程,并且属于弱耦合设计问题.  相似文献   
138.
中心穿透裂纹板在复杂载荷作用下的剩余极限强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深入研究复杂载荷作用下的含中心穿透裂纹板的剩余极限强度,利用弹塑性有限元分析方法对现有的具有中心穿透裂纹板进行了双向拉伸载荷下的极限拉伸强度分析,得到了与实验结果比较吻合的结果;系列有限元计算结果表明,结构剩余极限强度随有效裂纹长度的增大而线性降低,并推导了具有较高精度的极限拉伸强度计算公式;最后对轴向压缩载荷作用下的具有初始挠度的中心穿透裂纹板进行了剩余极限强度分析,分析了裂纹参数和结构初始缺陷对其相对剩余极限强度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此时结构的剩余极限强度主要取决于结构中存在的初始缺陷的大小.  相似文献   
139.
多学科优化设计在缓冲球鼻首设计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船东选用尖锐刚硬球鼻首的倾向与环境保护提倡钝且柔和球鼻首的建议,是相互矛盾的.多学科优化设计(MDO)是一种新兴的设计理念和方法,能够有效地协调这一矛盾.采用协同优化算法和iSIGHT软件,同时兼顾减小碰撞力密度、降低航行阻力和保证结构强度这三者的性能要求,优化了一艘大型集装箱船的球鼻首设计.在满足船东利益和船级社规范要求的基础上,合理地降低碰撞力密度,获得了综合各方效益的和谐解.  相似文献   
140.
多学科设计优化方法在潜艇概念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操安喜  赵敏  刘蔚  崔维成 《船舶力学》2007,11(3):373-382
多学科设计优化方法(MDO)是从航空领域兴起的一种针对复杂工程优化设计的有效求解方法.该文针对潜艇设计的复杂性特点,探索MDO在潜艇概念设计中的应用.首先,文中建立了包括水动力、推进、重量、性能和成本共5个学科分析在内的数学模型,然后采用MDO方法--协同优化方法(CO),对同时包含连续设计变量和离散设计变量的潜艇系统,进行了以最小化建造成本为目标的多学科设计优化,获得了优化结果.结果表明:相对于传统设计方法,分布式、并行的协同优化方法CO更适合潜艇系统的设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