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76篇 |
免费 | 14篇 |
专业分类
公路运输 | 123篇 |
综合类 | 41篇 |
水路运输 | 67篇 |
铁路运输 | 55篇 |
综合运输 | 4篇 |
出版年
2023年 | 7篇 |
2022年 | 14篇 |
2021年 | 8篇 |
2020年 | 10篇 |
2019年 | 3篇 |
2018年 | 11篇 |
2017年 | 4篇 |
2016年 | 6篇 |
2015年 | 3篇 |
2014年 | 12篇 |
2013年 | 15篇 |
2012年 | 8篇 |
2011年 | 10篇 |
2010年 | 22篇 |
2009年 | 12篇 |
2008年 | 8篇 |
2007年 | 12篇 |
2006年 | 17篇 |
2005年 | 7篇 |
2004年 | 10篇 |
2003年 | 10篇 |
2002年 | 9篇 |
2001年 | 7篇 |
2000年 | 3篇 |
1999年 | 5篇 |
1998年 | 10篇 |
1997年 | 3篇 |
1996年 | 11篇 |
1995年 | 4篇 |
1994年 | 2篇 |
1993年 | 5篇 |
1992年 | 7篇 |
1991年 | 3篇 |
1990年 | 4篇 |
1989年 | 2篇 |
1986年 | 2篇 |
1984年 | 1篇 |
1983年 | 1篇 |
1981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不分散混凝土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混凝土的抗分散性和流动性,由于水下混凝土一般不允许振捣,因此,在水下不分散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时必须更多地考虑其流动性和抗分散性。以曹妃甸港区原油码头靠船墩和系缆墩的水下封底混凝土为例,介绍水下不分散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2.
海水过滤器长效保护新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船舶海水过滤器使用环境、现有保护方法分析,提出全新解决海水过滤器防蚀防污技术。 相似文献
113.
航道整治工程软体排沉排过程中,排头着床位置的精准控制是关系施工成败和铺排质量的重要因素。实际施工时对沉排参数的选取大多依赖经验性判断,尚缺乏理论与试验研究。通过概化水槽试验,研究了顺水沉放条件下不同沉排参数对排头漂移距的影响规律,量化表征了各参数的敏感性差异。基于多元非线性回归理论建立了多因素作用下排头漂移距预测模型,利用相关系数和平均绝对误差等指标对其预测精度进行了统计分析。试验结果表明,排头漂移距随排头梁质量和连接绳长增大而减小,随水深和流速增大而增大;各参数敏感性排序为流速>相对绳长>水深>排头梁质量。研究成果可为软体排沉排施工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4.
115.
李业勋朱奕帆左小永邓文彬 《港工技术》2022,(2):64-67
结合昭华大桥施工,对内河深水裸岩地质嵌岩钢管桩快速施工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研发了“大型平板驳+液压支腿+锚缆系统”施工平台,确保了平台的快速移动及稳定性;设计了钢护筒快速精准定位限位系统,实现了护筒限位装置的快速滑移和精准定位;创新应用旋挖钻代替冲击钻进行水上成孔,形成了内河深水裸岩地质嵌岩钢管桩快速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116.
117.
随着铁路建设发展,桥梁病害随之增多,其中高速铁路桥梁支座垫石开裂问题突出,严重影响桥梁服役功能及寿命。为研究支座垫石混凝土开裂成因,以某铁路桥梁桥墩加垫石结构为背景,利用ANSYS有限元软件,系统分析了在新老混凝土收缩作用、桥墩与垫石不同龄期差及支座垫石振捣是否密实条件下,新浇筑垫石的应力状况,并提出避免支座垫石开裂的改进措施。结果表明:新老混凝土收缩作用是架梁后支座垫石拉应力产生的主要原因;垫石收缩应力随新老混凝土龄期差增大而增大,最后趋于稳定;支座垫石混凝土振捣不密实会使垫石拉应力增大,导致垫石内部裂缝的产生;垫石浇筑前对桥墩混凝土润湿能有效减小垫石收缩应力,避免垫石开裂。 相似文献
118.
项目实施阶段工程造价管理应把握工程量清单招标管理、合同管理、施工过程管理、工程决算管理等环节,并简要说明了项目实施时这几方面应注意的具体问题和内容。 相似文献
119.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中,钢轨不均匀磨耗的原因之一是轨底坡不满足设计要求。根据重庆轨道交通1号线现场测量的轨底坡数据,通过调整轨下垫板或扣件板下垫板的方式,对轨底坡测量数据不满足要求的地段进行调整,使轨道几何尺寸得到了有效控制,列车轮对与轨面的关系得到了改善。结论如下:轨底坡的正确设置,可减少钢轨不均匀磨耗,提高车辆轮对与钢轨的使用寿命,减少养护维修费用。 相似文献
120.
P. A. Risberg L. Adlercreutz M. G. Aguilera T. Johansson L. Stensio H. E. Angstrom左彤梅 陆景旭李晓静 《国外内燃机》2014,(6):29-33
当今,柴油机仍是最常见、最高效的移动式能源转换设备。尽管如此,它还是受到许多问题的困扰,如喷油嘴的结焦。由于引入更先进的喷油系统和燃用更为多样的燃料(包括生物燃料),这个问题变得更加复杂。现在的喷孔尺寸比以前更为细小,因此对结焦更为敏感。已有2种经欧盟委员会批准的柴油机结焦试验方法,但还没有公认的适用于大型发动机的结焦试验方法。以大型发动机为基础,采用含锌量为1×10^-6的B10生物柴油,在单缸发动机上进行研究,目的是开发一种简单、快速的结焦试验方法。为了与实际应用情况相符,采用1台满足欧5排放标准的高功率发动机,在几个实际负荷工况点进行试验。研究了发动机在各种转速最大负荷点的结焦倾向,在此基础上确立一种重复性好、便捷的单一负荷点6h试验法,试验中途保温1h,以产生显著的结焦。用嵌装热电偶的啧油器测得喷嘴平均温度约为255℃。根据试验中测得的功率损耗评价结焦状况,并在流量试验台上予以验证。此时从喷油器上拆下喷嘴,在结焦试验前后单独测量流量,以判断喷嘴结焦产生的影响。由于试验的初始状态极为关键,因而发动机的运转工况十分重要。试验结果显示,发动机在50%负荷状态下运行不会对结焦产生显著影响,并且,整夜保温后功率输出平均升高1.2%,而缩短保温时间对积炭的形成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