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11篇
水路运输   20篇
综合运输   2篇
  2023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文章在调研国内外沉管隧道工程实例的基础上对管节沉放实时定位测量方法进行了分析研究,重点介绍了应用较为广泛的几种测量方法,如全站仪法、GPS法、声纳法和机械法的特点、原理及现场应用,并对4种定位测量方法的优缺点进行了比较,给出了每种定位测量方法的适用范围,为以后类似工程定位测量方法的选取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针对大型施工半潜驳在恶劣海况中的运动特性问题,采用数值计算的方法给出了不同作业海况下船舶的运动响应幅值,同时依托现场施工作业对半潜驳下潜施工运动响应进行测试,验证和完善了水动力数值分析模型及参数设置.据此提出的半潜驳下潜施工作业建议,可为船舶施工作业及安全操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双速度法是为解决带上部结构基桩完整性检测而产生的。介绍双速度测试的基本原理与方法;对室内制作的带承台模型桩进行双速度测试研究;分析该方法的可行性,形成了成套的双速度测试技术:包括敲击模式选择,敲击点与传感器之间、传感器与传感器之间、承台-桩界面与敲击点之间的合理布置等;通过实际现场检测,验证了该成套的双速度测试技术完全可以用于现场带承台基桩的无损完整性检测,方向滤波后的上行波清晰,可以准确判断缺陷位置及大小、桩底位置等。  相似文献   
14.
随着运输船舶大型化趋势的迅猛发展,与之相适应的大型深水码头逐步向着自然条件更加恶劣的深水区域发展,大涌浪海域的长周期波浪给码头设计施工带来极大的困难。通过某原油码头转换平台的沉箱结构方案选型可见,除进行常规的吃水、压载和浮游稳性验算外,尚应对波浪环境下沉箱的运动响应进行分析。离岸深水海域码头工程的设计施工必须考虑波浪荷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波浪引起的附加阻力是管节海上浮运过程中总阻力的重要组成。采用基于势流理论的水动力学软件AQWA计算了管节浮运过程中的波浪附加阻力。通过建立管节及附属结构的三维有限元模型,确定管节的几何、物理性质,建立湿表 面模型进行水动力学分析。对影响附加阻力的各因素,包括水深、航速、波浪谱及波浪要素等,进行了参数敏感性分析。计算结果表明,采用P-M谱的计算值较采用JONSWAP谱有所不同,附加阻力随水深增加而减小,阻力值与波浪周期及波浪入射角均有一定的关系,与波浪高度的平方成正比,且与拖航速度成正比。  相似文献   
16.
为了检测板桩码头拉杆受力情况,采用动态测试技术,利用拉杆频率与内力之间的联系,通过测试拉杆频率,得出拉杆内力。针对一个运营将近30 a的板桩码头,结合其拉杆特点,对拉杆内力进行检测,从检测的结果可以看出,拉杆受力大小对其频率影响很大,可以通过频率测试,推断出拉杆是否锈断,同时计算出完好拉杆的内力。  相似文献   
17.
码头结构健康数据库系统用于全国范围内码头结构健康状况调查.阐述该系统的开发思路,并对系统的主要功能及其在50个工程实例中的成功应用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18.
采用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测试仪对海工混凝土结构进行现场检测;通过对3座既有海港码头结构的现场检测数据的统计分析,发现检测数据具有较大的离散性,但其均值与设计值相近,且保护层厚度测试值服从正态概率分布.  相似文献   
19.
扩展有限元方法中,结构的不连续模拟通过单位分解的方法对位移模式的局部富集来实现,这个技术可以使得裂纹的不连续性独立于结构的单元划分.阐述了富集函数的构造、支配方程的建立、数值积分方案及程序实现等.对于线弹性体裂纹的模拟.通过一个跳跃函数和二维裂纹尖端位移渐进场来考虑裂纹的不连续性和奇异性.通过编制扩展有限元程序,模拟了各向同性介质中的二维裂纹.最后通过算例的模拟结果证明了该方法的精确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20.
水下抛石基床在海岸工程中应用广泛,重锤夯实法为抛石基床的主要密实方法之一。针对水下强夯过程中,夯锤受到水阻力影响,无法准确测定夯击能的问题,进行圆台型夯锤在水中运动特性的试验研究,采用理论计算、模型试验及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对比分析,得到确定夯锤水阻力系数的数值计算方法,为确定不同形状的夯锤有效夯击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