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0篇
  免费   3篇
公路运输   22篇
综合类   33篇
水路运输   52篇
铁路运输   22篇
综合运输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通过对排放控制区内在航船舶尾气排放监管现状和监管难点进行分析,对国内外在航船舶尾气排放监测技术进行比较,结合上海港的水域特点和航路特征,提出上海港在航船舶尾气排放的监管方案,包括细化各片区的设备配备、船舶尾气排放监视监测综合信息平台的构建,以及利用相应的设备和平台开展现场监管。  相似文献   
52.
介绍了齐齐哈尔至甘南高速公路嫩江大桥初步设计所作的2种桥型方案,并推荐125m连续梁方案为本桥的推荐方案。  相似文献   
53.
将机车从总体上分为机械、电气与空气管路三大部分,阐述了机车实时安全状态监测及故障预警的主要内容,设计了基于TCN的铁路机车实时安全状态监测及故障预警系统,并给出其具体实现方案.系统由机车在线状态监测与故障预警主机、各车载设备运行状态监测装置组成.机车在线状态监测与故障预警主机通过MVB将内部各状态监测装置联结成为监测网络,利用现有WTB连接重联机车或车辆,构成一个完整的、基于TCN标准架构的机车实时安全状态监测及故障预警系统.  相似文献   
54.
2007年注定是高级轿车发展转折的一年,其中的一个竞争关键点就是技术。可以预见,"核心机械技术定义高级车的级别与地位"——这一全新标准将成为影响2007年的高级车市的关键点。  相似文献   
55.
列车故障是铁路行车安全的潜在威胁。文章从分析我国旅客列车的基本结构、安全装备情况入手,提出了基于TCN的旅客列车在线安全状态监测及故障预警系统具体实现方案。  相似文献   
56.
将轨道板承轨台依据设计线路数据打磨成高精度的与设计线型相吻合,并按铺设位置固定排列是Ⅱ型轨道板生产工艺的特点.详细地阐述了承轨台打磨工艺,磨床测量系统的外部检校,以及打磨过程中参数的改动等.  相似文献   
57.
数字孪生作为实现智能制造信息物理融合的关键使能技术受到广泛关注,而如何构建数字孪生模型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 目前,数字孪生模型多聚焦于概念抽象或具体工程应用,而较少从构建方法和过程的角度考虑如何分阶段、有步骤地构建和应用数字孪生模型. 因此,本文提出数字孪生演进模型的概念,将数字孪生构建与应用过程分为数字模型、数字投影以及数字孪生3个演进阶段,给出各演进阶段的应用方法、关键技术与工具平台,并探讨数字孪生演进模型在智能装备、智能生产、智能运维方面的典型应用. 研究结果表明:所提模型为数字孪生在智能制造中的分步实施提供了可行的技术路线与有益的应用参考.   相似文献   
58.
介绍了桥梁伸缩缝伸缩量的影响因素,说明了桥梁伸缩缝的施工工艺。  相似文献   
59.
复合式路面层间夹层抗反射裂缝能力的模拟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索不同夹层材料对延缓旧水泥路面沥青加铺层整体结构反射裂缝的效果,在现有国内外防反射裂缝室内模拟试验的基础上,采用加载方式更接近于实际的轮辙仪进行模拟试验。对比研究了加铺经编玻纤格栅、FHGS高强玻纤复合材料土工格栅(简称FHGS格栅)、聚酯玻纤布和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等4种防反射裂缝措施与直接加铺沥青面层之间防反射裂缝效果的差距。试验结果表明:加铺经编玻纤格栅、FHGS格栅、聚酯玻纤布、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与无防反措施相比,其加铺层顶部初裂轮载作用次数分别提高了2.65,2.26,2.04,1.61倍;终裂轮载作用次数分别提高了4.34,3.97,3.31,2.61倍。考虑到尺寸效应的影响,在刚柔复合式路面的实际工程中应当优先采用FHGS格栅作为防反射裂缝的措施。  相似文献   
60.
张剑  沈颖刚 《车用发动机》2011,(5):72-74,79
在高原环境(81 kPa)下,4100QBZL增压中冷柴油机分别燃用生物柴油体积分数为0%,10%,30%,100%的4种生物柴油—柴油混合燃料,进行了动力性、炭烟排放和表面辐射噪声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掺烧生物柴油比例的增大,发动机的动力性略有下降,炭烟排放明显降低,排气温度有所下降,表面辐射噪声略有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