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3篇
  免费   18篇
公路运输   38篇
综合类   139篇
水路运输   9篇
铁路运输   10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 毫秒
111.
随着城乡一体化的发展,城市与乡镇之间的联系越来越频繁。其中,城乡交通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交通一体化发展成为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城乡结合部的交通环境进行简要的描述,并进一步对交通环境进行分析,城乡结合部公路的弯道设计及交通安全观念是城乡一体化进程中交通安全隐患存在的原因。最后,提出相应的改善措施:合理的弯道半径设计、路段会车港湾的设计、安全教育和管制。  相似文献   
112.
基于灰色关联和组合赋权法的道路交通安全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得到各决策变量(DMU)之间的关联度,通过组合数据包络分析(DEA)和层次分析法(AHP)确定关联系数的权重,同时考虑主客观因素得到相对最优的关联度,实现对评价对象的客观优先排序。建立城市道路交通安全评价体系,运用MATLAB软件进行编程,实现模型的运算,并得到评价结果。  相似文献   
113.
介绍重载交通对路面的影响及重载交通条件下设计上的局限;结合临吉高速公路的路面设计,列举典型路面结构。  相似文献   
114.
初始平衡状态的接触网有限元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准确和快速地计算接触网初始平衡状态的吊弦长度、静态刚度、固有频率和模态振型,分别用索单元和梁单元建立了接触网有限元模型.结果表明:单元类型的选择对接触网静态和动态的结果影响可忽略不计;索单元的自由度数目少,可提高计算效率;计算静态刚度和模态振型时,需先确定接触网平衡位置且考虑单元轴向刚度.  相似文献   
115.
车流速度和密度是交通流理论研究的重要参数,而小波变换是一种信号分析工具,它可以将信号进行去噪分析。基于通过调查获得的速度和密度数据构成交通流特征信号,引入小渡变换方法对交通流特征信号进行去噪,并运用典型特征构建速度与密度关系曲线,对其进行分析并与小波变换前原有速度与密度关系曲线进行对比。为更加清楚地观察三参数与时间变化的关系,以及三参数之间的相互关系提供了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16.
在城市路网中,节点阻抗极大影响着路径选择及交通分配的结果.为弥补对节点转向阻抗研究的不足,优化路网流量分配,本文分析了已有节点结构模型,并在超点结构基础上,考虑节点转向的拥堵效应,完善对转向流量、阻抗等信息的记录,提出了转向堵塞后的路径选择方法,建立了基于多向堵塞的超点模型,并设计了求解算法.通过容量限制-增量加载的交通分配方法,演示了算例网络在考虑和不考虑节点转向阻抗下的流量分配过程,分析了网络中路径阻抗变化及路段、转向流量分布.结果表明:基于多向堵塞的超点模型可以有效地表达节点的转向阻抗变化,以及多向堵塞对于流量分配的影响,更符合实际中的交通分配.  相似文献   
117.
张卫华  王雅斋  周畅 《公路工程》2021,(2):139-144,168
针对非机动车道常呈现出自行车和电动自行车混合行驶的情况,通过对城市道路路段的混合非机动车交通流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引入混合比例范围,结合混合非机动车交通流特性,分别提出了基于流率-密度模型与基于速度-流率模型的非机动车道宽度设计方法,根据路段交通服务水平标准,得出两种设计方法的计算分析结果.研究结果表明,以上方法均可用来...  相似文献   
118.
机车车辆车体结构动应力计算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提高机车车辆的疲劳寿命,优化其结构设计,提出了基于多系统仿真模型和有限元方法的动应力混合计算方法,计算了机车车辆车体结构的动应力。建立以车体为核心的机车多体系统仿真模型,并进行动力学分析,获得关键位置的载荷时间历程。通过有限元准静态应力法,计算了车体结构的准静态应力影响因子。通过载荷时间历程和对应单位载荷作用下的应力影响因子的相互相乘叠加求和计算,获得车体结构在随机动载作用下的应力历程,对实际线路车体结构动应力测试结果和刚性车体与柔性车体的仿真结果进行了对比。对比结果表明:其误差分别是2.462%和7.258%,说明此计算方法计算精度高。  相似文献   
119.
TR型磁浮列车气动力特性数值计算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根据可压缩粘性流体的N S方程和k ε双方程湍流模型,采用有限容积法对TR磁浮列车的气动力特性进行了数值计算研究,得到了以不同速度运行的磁浮列车的气动阻力、升力及横向气动力的大小,为高速磁浮列车的安全运行控制提供了气动力数据。  相似文献   
120.
刘嫚  张卫华 《交通标准化》2007,(4):161-164,48
巴士快速交通、轻轨交通和地铁交通有其各自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它们不是相互矛盾的关系,而是同为实施"公交优先发展"战略的有效路径,在实施"公交优先发展"战略过程中应相互补充,共同建立和谐、稳定、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公共交通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